王嘉胤称王建制的消息没有隐瞒任何人,很快就传到了巡抚宋统殷那边。</p>
这件事要是上纲上线是很严重的,之前的反贼多是说替天行道,天是谁那就是大明天子啊,所以说还能挽救。</p>
这王嘉胤直接踢开大明打算另起炉灶了,这件事他决定还是报给皇帝,怎么处置是他的事,不然以后被找后账就麻烦了。</p>
不出所料,崇祯皇帝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又开始摔他祖宗成化皇帝时烧的瓷器,一砸还是一大堆,等他消气后,命令山西官军马上剿灭横贼。</p>
自家事自家知,高平哪一战是偷袭还有几个大贼头都不在,现在山西这一万多官军去剿灭横贼不是说笑话吗。</p>
宋统殷又给崇祯上了个奏疏陈述困难。</p>
崇祯也知道自己的命令不切实际,所以就打算给洪承畴上压力了,让他赶紧剿灭不沾泥贼众然后率领李卑、马科、艾万年、贺人龙等将领入晋援剿。</p>
洪承畴在清涧大败张存孟后,原本想一鼓作气拿下他老巢双湖峪,但双湖峪的险要超出了他预期。</p>
就在洪承畴还在思考破敌之策时,崇祯的圣旨到了,让他赶快剿灭不沾泥然后带队去山西。</p>
陛下命令下来了,洪承畴也不想其它的了,他准备集结优势兵力直接拿下双湖峪。</p>
而张存孟那边他在清涧山区躲了一段时间后自以为甩掉了官军,并且认为老巢还是安全的,就带着剩余的二千多士卒回到了双湖峪。</p>
寨门上的哨兵远远望见队伍,立刻吹响了牛角号,低沉的号声在山谷间回荡,寨门缓缓打开,放下吊桥。</p>
跟在队伍里面的李自成松了口气,但心头的不安却挥之不去,起义这几个月他已经了解官军的作风了,一个二个都恨不得置他们于死地。</p>
洪承畴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而双湖峪到现在大军进进出出估计早就暴露了,也就张存孟认为还安全。</p>
"大帅,进了寨子后,咱们得早做打算。"</p>
李自成压低声音,官军必定追来,双湖峪虽险,但若被长期围困也守不住啊,更别说官军还有大炮,咱们还是离开双湖峪流动起来吧。</p>
张存孟猛地勒住马,转身瞪着李自成,眼中血丝密布:"你怕了?”</p>
他冷笑一声,老子经营双湖峪三年,粮草足够支用半年,寨墙高三丈滚木礌石齐备,洪承畴敢来,定叫他碰得头破血流!"</p>
李自成张了张嘴,最终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张存孟的脾气,败仗之后更是听不进劝,队伍陆续进入寨门,吊桥随即拉起。</p>
寨内一片忙乱,留守的老弱妇孺纷纷迎上来,有人欢呼,更多人则在寻找自己的亲人,找到的抱头痛哭,找不到的则瘫坐在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p>
李自成下马后立即去查看寨中防务,他沿着寨墙走了一圈,检查每一处垛口,每一堆守城物资。</p>
张存孟老本队麾下的一员猛将双翅虎跟在他身后,不时提出些建议。</p>
"东面那段墙得加固,"李自成指着一处略显单薄的墙体,"官军若有红夷大炮,那里最易被轰开。"</p>
双翅虎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李哥儿多虑了,我们这里大炮不好拉上来的。</p>
李自成摇摇头:"不可轻敌。洪承畴如今督两镇围剿我们,手下人力充足,带几门重炮上山并非难事。</p>
"他看向跟在身后的几个兄弟,"去,多备些滚木礌石,再烧几大锅粪水。若官军真来攻,定要他们尝尝厉害。"</p>
夜幕降临,寨中点起篝火。张存孟在大帐中召集众头领掌盘议事。</p>
帐内烟气缭绕,八个掌盘出去,现在只剩六人回来了,这些人或坐或立,神情各异。</p>
张存孟坐在上首,面前摆着一坛烈酒,已经喝了大半。</p>
"弟兄们,"张存孟抹了把胡子上的酒渍,"清涧一战,咱们是败了,但根基未损!双湖峪天险,粮草充足,官军奈何不得咱们。</p>
待养精蓄锐,来年再出山,定要杀得洪承畴片甲不留!"</p>
众人哄然叫好,唯独李自成沉默不语。张存孟斜眼看他:"自成,你有话说?"</p>
李自成起身抱拳:"大帅,我以为当务之急是考虑转移。</p>
官军势大,若调集重兵围困,双湖峪终成死地,不如趁其未至,率众去山西,与王嘉胤大帅合兵一处共谋大事。</p>
"放屁!"张存孟猛地拍案,酒坛震得跳了起来,"王嘉胤算什么东西?也配让老子去投靠?</p>
双湖峪是老子的基业,谁也别想让我放弃!"他环视众人,"你们谁怕死的,现在就可以滚!"</p>
帐内鸦雀无声,李自成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他知道再劝无用,只能在心中暗自盘算。</p>
议事散后,李自成回到自己的帐篷,刘宗敏等人已在帐中等候一会了。</p>
只见袁宗第说道:“大帅不听劝吗?"</p>
李自成摇头苦笑:"他已被怒火蒙了眼。捷轩,你悄悄准备些干粮饮水,再检查下咱们八队的兵器马匹,记住,莫要声张。"</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大哥是打算离开了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