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新的认识(2 / 2)

稍作平静后,他装出挑剔的样子说道:“划算?我觉得我吃了大亏。</p>

就凭这些,就不得不把婚期提前两年。”</p>

朱元璋看不得韩成得意的模样,总想找机会挫挫他的锐气。</p>

韩成对此只是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啊~”</p>

我本想跟岳父大人您聊聊几件要紧的事儿,但既然这样,那就罢了。”朱元璋听后,嘴角立即扬起笑意:“瞧你,不过是逗你玩玩,怎么当真了呢?”</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p>

看着父亲瞬间切换表情,转瞬笑逐颜开的模样,朱标在一旁都感到有点尴尬。父亲这张脸皮可真是厚实得很!</p>

朱元璋察觉到儿子投来的目光,毫不在意。只要事情能按预期进行,其他都不值一提。</p>

当然,这也得看对象与具体情况。</p>

若开口的是别人而非韩成,朱元璋恐怕就不会这般和蔼可亲了。</p>

韩成并未执意刁难,一直藏着不说。</p>

不过是玩笑话,把握尺度才是关键。</p>

一番斗嘴后,韩成说道:“我又想到一种改善火器性能的方法。通过某些方式能让火器力更强,发射速度也更快。”</p>

朱元璋听罢,先是一愣再喜,没想到韩成所谓的要事竟与火器有关。原以为火器已有如此大的进步已属不易,超出他的预期。</p>

他认为短期内火器威力难以再有质的飞跃。</p>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韩成竟带来了一个能极大提升火器效能的方法!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毕竟火器越强,对敌就越有利。自打朱元璋对火器产生兴趣后,每次听韩成提及未来科技,他的热情便愈发高涨。毕竟刀枪剑戟终有极限,唯有火器才是制胜之道。</p>

然而,兴奋之余,朱元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p>

“韩成啊,你说的那个法子得花多少钱?莫非又要像上次一样,用那些稀罕物做原料?”</p>

看着这位平日里威严无比的皇帝如今竟这般斤斤计较,韩成的脸颊不禁微微抽动。他实在难以置信,这位赫赫有名的开国皇帝竟如此小气。</p>

“陛下放宽心,此法所需费用并不多。”</p>

听到这句,朱元璋顿时松了口气,催促道:“快讲来听听。”</p>

韩成见状,嘴角再次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p>

不愧是老朱啊!</p>

“我的意思是,先找到火铳装填的最佳剂量,再用纸将这些剂量包裹起来。”</p>

把做成圆柱形,这样更方便塞进枪管里。一旦发射完毕,立刻拿出准备好的圆柱形直接塞入枪管即可。这样岂不是能大幅缩短装填的时间,提升射击效率?</p>

朱元璋听后眼睛顿时放光,仿佛豁然开朗。</p>

他对火铳并不陌生,甚至亲自使用过。这武器威力的确不错,可操作起来却相当繁琐。</p>

首先是的填充问题。每次发射后必须马上填充。</p>

填充是个技术活儿。有人动作快,有人慢,即便动作再快,也得花费一定时间。耗时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难以精准控制填充的量。</p>

装多了可能炸膛,装少了则威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环节尤其依赖经验。</p>

这些问题并非没人察觉,只是始终没有好的解决方案。</p>

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训练,熟能生巧。</p>

然而此刻,韩成随口一句话,让朱元璋恍然大悟,好似一道屏障被冲破。是啊!</p>

用纸把该装的东西一一包好,一包包整理妥当,不就行了吗?</p>

如此一来,再也不必为数量多少发愁了!</p>

而且,填充的速度也会大幅度提高。</p>

太好了!</p>

实在太棒了!</p>

这么好的主意,为何没人早想到呢?</p>

只是借助了些许纸张,竟然带来这么多好处!</p>

这一招堪称绝妙!</p>

朱元璋都忍不住要拍案叫绝了。</p>

朱标虽然不喜欢舞刀弄枪,但他在乱世中历练过,对火器略知一二。</p>

听完韩成的方法后,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情绪随之高涨。</p>

目光中仿佛闪烁着期待的光辉。</p>

这样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实在令人欣喜。</p>

当两人认为这就是韩成提到的所有改进方法时,韩成再次开口,说他还有更多想法。</p>

“除了这样,还能把弹丸等一起用纸包起来,实现一次性完成……”</p>

韩成所描述的正是纸壳。</p>

金属便是基于纸壳逐步演进而来的。</p>

对于后世人来说,这并非什么秘密。</p>

只需稍懂枪械发展史,便知晓纸壳的存在。</p>

在后来的时代看来或许平淡无奇的这一招,在这个时期却堪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p>

它必然会让当时的人们感到极大的惊愕。</p>

朱元璋略加思索,明白韩成所言何意后,立刻欣喜若狂!</p>

喜欢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请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