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散文(37)</p>
10、《韩非子》</p>
韩非的主要着作:</p>
7)《侏儒梦灶》</p>
原文:</p>
卫灵公之时,弥子瑕有宠,专于卫国。侏儒有见公告,曰:“臣之梦践矣。” 公曰:“何梦?”对曰:“梦见灶,为见公也。” 公怒曰:“吾闻见人主者梦见日,奚为见寡人而梦见灶!”对曰:“夫日,兼烛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烛一国,一人不能壅也。故将见人主者,梦见日。夫灶,一人炀焉,则后人无从见矣。今或者一人有炀君者乎?则臣虽梦见灶,不亦可乎!”</p>
——《韩非子?内储说上》</p>
释义:</p>
《侏儒梦灶》是说明七术(指国君控制臣下的七种方法)中第一项——“众端参观”的事例之一。“众端参观”,就是说应从多方面参看。</p>
《侏儒梦灶》说明卫灵公不用法术,使嬖臣弥子瑕得以利用国君的偏听偏信,蒙蔽国君。</p>
译文(参考):</p>
春秋卫灵公时,弥子瑕得到国君的宠信,专心一意服务于卫国。一日有一个侏儒(矮小的人)拜见灵公,说:“我的梦有应验了。”</p>
公问:“是什么梦?”</p>
侏儒答道:“梦见灶了,是为了拜见您啊。”</p>
公怒道:“我得知君主梦见日,你为了见我而梦见了灶!”</p>
答道:“日照天下,任何物体都遮蔽不住;君主照全国,任何人都无法躲避。</p>
因此要见到君主您,应该梦到太阳。然而当一个人在灶口烤火,后面的人就见不到火光了。</p>
今日有一人能躲避君主吗?所以我梦见了炉灶,不是也可以吗!(和梦见太阳是一样的)。”</p>
注释:</p>
1、弥子瑕:春秋时卫灵公的嬖(bi必音)臣。</p>
2、侏儒:矮小的人。</p>
3、梦践:犹言“梦有了应验”。</p>
4、烛:照,名词作动词用。</p>
5、当:借作“挡”,遮蔽。</p>
6、壅(yong拥音):蔽。</p>
7、炀(yang杨音):对着火取暖。</p>
8、炀君:犹言“蔽君”。按:“炀”本无“蔽”的意义,这是从“炀灶蔽光”转化出来的。</p>
韩非的主要着作:</p>
8)《滥竽充数》</p>
原文:</p>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p>
释义:</p>
《滥竽充数》是说明七术中的第四项——“一听责下”的事例之一。“一听责下”,就是说国君应全面地听言,使臣下各负专职,不得互相推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