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药用部分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1 / 2)

白术是中医常用的补益类中药,其入药部位传统上以干燥根茎为主(《中国药典》收载),其他部位(如叶、茎)入药较少,研究也相对有限。以下主要围绕其核心入药部位——根茎的有效成分、含量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总结:</p>

一、主要有效成分及含量</p>

白术根茎的有效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内酯类及少量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其中挥发油和多糖是发挥药理作用的核心成分。</p>

1 挥发油类</p>

占白术根茎干重的02~14,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包括:</p>

- 苍术酮(atractylon):含量最高,约占挥发油总量的50~70;</p>

- 苍术醇(atractylol)、白术内酯a(butenolide a)、白术内酯b(butenolide b)等;</p>

- 其他成分:如β-桉叶醇、3β-乙酰氧基苍术酮等。</p>

2 多糖类</p>

白术多糖(atractylodes acrocepha koidz polysaharide,akp)是一类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组成的杂多糖,含量约占根茎干重的5~10(因提取方法和产地差异略有波动)。</p>

3 其他成分</p>

包括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微量元素(如钾、镁、铁)、甾醇类等,含量较低,但可能协同发挥作用。</p>

二、现代药理作用</p>

白术的药理作用广泛,与其有效成分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p>

1 调节胃肠功能</p>

- 苍术酮、白术内酯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同时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缓解腹痛、腹泻(如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调节作用)。</p>

- 白术多糖可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溃疡发生率(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实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