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咳、祛痰:麻黄碱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挥发油能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排出(祛痰)。</p>
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p>
- 兴奋中枢:麻黄碱能透过血脑屏障,兴奋大脑皮层、延髓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引起精神兴奋、呼吸加深加快,大剂量可能导致失眠、烦躁。</p>
- 解热: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扩张皮肤血管,促进散热,对发热模型动物有一定解热作用(与传统“发汗解表”功效相关)。</p>
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p>
- 升压、强心:麻黄碱能激动α受体和β?受体,收缩外周血管(尤其是皮肤、黏膜血管),升高血压;同时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需注意:高血压患者慎用)。</p>
- 改善微循环:小剂量可扩张冠状动脉和骨骼肌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治疗风寒痹证、阴疽的作用相关)。</p>
4 利尿作用</p>
伪麻黄碱的利尿作用较强,其机制可能与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以及抑制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有关(对应传统“利水消肿”功效)。</p>
5 抗炎、抗过敏作用</p>
- 麻黄碱可抑制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细胞三烯)释放,减轻炎症反应;</p>
- 抑制过敏反应中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等过敏介质释放,对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有辅助治疗作用。</p>
6 其他作用</p>
- 对平滑肌:松弛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可能缓解痉挛);</p>
- 抗菌: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等有一定抑制作用。</p>
总结</p>
麻黄草质茎的核心成分为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其现代药理作用(平喘、升压、利尿、解热等)与传统功效(宣肺平喘、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高度吻合,是中医“药证相应”的典型代表。但需注意: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和升压作用,临床需严格控制剂量,高血压、青光眼、失眠患者及孕妇慎用;其根(麻黄根)因含麻黄根素、麻黄根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为收敛止汗,与茎的作用完全相反,需区分使用。</p>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请大家收藏:()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