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眼珠一转,突然指着窗外:"看!飞机!"趁着众人回头,这货"刺溜"钻桌底下了——可惜忘了解放军最擅长钻地道。三个战士同时扑上去,把他卡在了地板洞里,活像只塞进啤酒瓶的螃蟹。</p>
特别事务组</p>
鹿港妈祖庙前的百年榕树下,老林扶了扶眼镜,闽南话里带着浓重的漳州腔:"两个村抢头香抢了三十年,现在新社会了,还搞这套?"他的"方言别动队"成员都是福建地下党,这会儿正给乡亲们发烟卷。</p>
突然祠堂后头"哐当"一声。民兵押出个秃头男人,他手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参会人员名单。老林乐了:"哟,这不是陈保长吗?去年给鬼子带路抓壮丁的也是你吧?"他转身用烟卷指指人群:"乡亲们说,咋处置?"</p>
"沉海!点天灯!"的吼声震得榕树叶子簌簌直掉。人群最后排有个包着头巾的阿嬷突然啜泣起来:"我囝仔就是被他"</p>
老林摘下眼镜擦了擦:"那就明天公审!不过今晚"他变戏法似的掏出张红纸,"请了泉州来的戏班,唱《陈三五娘》!"</p>
满场欢呼声中,小文书凑过来耳语:"组长,刚接到消息,高雄那边缴获了鬼子留下的"</p>
"嘘——"老林瞪眼,"先看戏!黄五娘要抛绣球了!"</p>
光复广播</p>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录音间热得像蒸笼。播音员老崔第八次清了清嗓子:"现在播送特别消息"突然打了个惊天动地的喷嚏。</p>
"咔!"导演老马差点把剧本摔了,"这段要载入史册的!你当是播天气呢?"</p>
第二遍刚念到"台湾自古以来",窗外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技术员小张冲进来,解放帽都跑歪了:"长安街上全是人!老百姓自发的庆祝游行!"</p>
老崔摘下耳机,汗珠子顺着鬓角往下淌:"要不咱把窗户打开?让全国人民听听真实的欢呼声?"</p>
于是历史性的广播里,混进了卖糖葫芦的吆喝、孩子们"解放啦"的笑闹,还有位喝高的老大爷醉醺醺的闽南话:"阿共仔好样的!"最后这句被技术部门保留在了正式录音里。</p>
喜欢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请大家收藏:()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