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贼心不死(1 / 2)

很多物资都属于时令型。</p>

就拿松树来说,每年只在3-5月可以采松油。</p>

错过这个时间,要么是松油太稀,要么干脆采不出来。</p>

在陈东看来,松树油就是典型的万金油。</p>

从建造的角度上说,它既是粘合剂,又是防腐剂。</p>

最关键的是,松油本身具有药用功能,抗菌消炎不在话下。</p>

在这药品稀缺的年头,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自然成了珍宝。</p>

采集松树油不难,只需要在松树中段,划上一个“y”形的口子,在“y”字下面再划一条横杠。</p>

松油会顺着y形的口子流淌出来,最后在横杠处凝结。</p>

等采下来的时候,松油已经像变成了半凝固体,采起来特别容易。</p>

只不过,保存的时候要在外面搓上一层石灰,免得内部水分蒸发。</p>

山上的松树很多,而且处于成片生长。</p>

陈东找到一棵比较粗的树,当成是标记点,从东往西至少几十棵树。</p>

这些松树产出率的油脂,足够用上几年。</p>

……</p>

队长的右眼皮始终狂跳,跳的他颇为烦躁。</p>

即便旱烟不离嘴,可焦虑也不能缓解。</p>

自从吴全友被带走以后,刘青天没给他任何消息,甚至都没找过他。</p>

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p>

越是平静,他心里越不安,总觉得要有大事发生。</p>

每次回忆起吴全友被带走的时候,都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p>

事实上,他的预感是对的。</p>

吴全友主动出来挡刀,看似是替他受罚,实则是打自己的算盘。</p>

现在站出来,马上和刘青天坦白,这相当于态度良好,算是戴罪立功。</p>

而队长则很顺理成章地成为知错不改,甚至是恶意隐瞒。</p>

另外,吴全友只要和刘青天走了,就拥有了很多独处的机会,方便展露自己的才华。</p>

说到底,这是一场光明正大的背刺行动。</p>

没错,吴全友根本没死心。</p>

他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装的,所有人都以为他夹尾巴做人,实则是卧薪尝胆,韬光养晦。</p>

在县里,他没说骗种子的事儿。</p>

毕竟这事儿他也参与在里面,讲出来很不好看。</p>

可他把队长是如何针对陈东的,又是如何治理生产队的,添油加醋地全盘托出。</p>

当然,他也避重就轻地挑了一些自己的问题,以此表达悔过之心。</p>

本来刘青天就对队长有些失望,二把手的证词又很好地印证刘青天的猜想。</p>

难怪吴家沟会变成这样,合着是***不作为!</p>

吴全友是出了名的铁算盘。</p>

在县里这几天,名义上是交代问题,可他时不时透露出对于生产队的看法,让这件事硬生生地变成工作汇报了,甚至把刘青天的节奏直接带偏。</p>

到了最后,刘青天心里也开始动摇了,甚至萌生了新的想法。</p>

索性,刘青天问了他一个问题,那就是吴家沟如何扭转现在的局面。</p>

吴全友一听,脑子里瞬间反应过来。</p>

这是一个考量政治重量的问题,更是一个站队问题,唯独不是劳动生产问题。</p>

所谓的政治重量,就是帮助领导解决问题的能力。</p>

而站队,则是帮助哪个领导解决问题。</p>

刘青天想要什么,吴全友心里再清楚不过。</p>

当下,吴全友做了表态,顺便抨击了队长之前做的事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