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无我,才能无所待(1 / 2)

生命的启示 苍柳 1630 字 1个月前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几乎是所有人生存的信条。自私是本性,人的存在本就为生命能更好地存在,为己无可厚非。不可否认,在生存过程中有利他行为的存在,但这个存在往往是在不伤己的情况下。</p>

人总是会思考一个问题,活着是为了什么?可思来想去却很难找到一个合理而又趋同的答案。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生存的目的和活着的意义,却发现生活羁绊下的存在,有太多的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p>

为自己而活吗?发现很多时候活着并没有为自己,反而是被生活裹挟,处处透露出人生的残酷和活着的无意义。拼尽一生甚至连温饱和居有其所都达不到,为了家人或者被高位者盘剥,结果是一无所有。</p>

为他人而活吗?却也似是而非。即便有奉献和舍我精神的存在,生活总归还是自己的。娶妻生子、奉养父母、养育孩子,一切又似乎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最后离开的,终归还是赤裸裸的一个人。</p>

人生看似自由自在,实则太多牵绊;很想潇洒逍遥度过,却难以如愿;总想不食人间烟火,结果避免不了市井红尘。世间真正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庄子那样鼓盆而歌放下心中所有自我的执念和感怀呢?</p>

世人皆以自己为人,在自我的世界去追寻生命、生存、人生的意义,独独放不下自己的存在。物欲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哪一个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呢?谁能真正放下自我的枷锁,去思考无我的存在呢?</p>

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进入忘我境界,弟子颜成子向其问道。南郭子綦告诉颜成子,忘掉外在的自我,让事物发出原本的初音,这些不受他人影响和控制的声音,便是最真实的内心。</p>

这种追寻事物本质所在,忘记外在一切的修行,便是庄子的逍遥之境,也是他人生追求的无我。在内心的世界看不到那个为外在而苟活、忍辱偷生的存在,彻底忘记自己是为外物而活,只顺本心的存在。</p>

无我,就是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无我就能无所求,就不会有痛苦,这个时候天地万物对于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得失的苦乐都影响不到他了,他就会形如槁木,成就了自我,成为了神灵,不再被外物羁绊。</p>

没有衣食的困扰,没有房价的高压,没有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的奉养,不用考虑香车美眷,不用在意物价飞涨,只有内心的安宁和清静,闲看落花飞舞,漫随白云聚散。无我,无羁绊,自然一身轻松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