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作《盘账有怀》</p>
营生不易利常空,</p>
薄计深藏算未穷。</p>
减薪犹可炊三白,</p>
缩食仍期岁半丰。</p>
市井艰难存古训,</p>
江湖淡泊守家风。</p>
春来莫笑囊羞涩,</p>
数罢青蚨亦自雄。</p>
赏析:于生计褶皱中见风骨</p>
《盘账有怀》以“盘账”这一市井生活的寻常场景为核心,将普通人的生计困窘与精神坚守浓缩于二十八字间。全诗语言素朴如白话,却暗含千钧之力,既写尽柴米油盐的琐碎,又透出不向命运低头的骨气。这种“于困厄中见豁达”的精神,恰与唐诗的沉雄、宋词的通透一脉相承,在平凡叙事中照见中国文人千年未改的精神底色。</p>
一、首联:“营生不易利常空,薄计深藏算未穷”——白描见真味,承杜甫“写实”之笔</p>
首联以直白如话的语言开篇,“营生不易”四字道尽生计艰难,“利常空”则点出结果的无奈。“薄计深藏算未穷”更将市井小民的挣扎具象化:即便在细碎账目里反复盘算,也难改“利空”的结局。这种对生活本相的赤裸呈现,让人想起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冷峻写实。</p>
杜甫善以“细节考古”的笔法记录时代褶皱,如“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被子的破旧、孩子的睡姿,写尽困窘却不失温情。《盘账有怀》的“薄计深藏”亦如是:“薄计”非指账目简陋,而是暗含“利润微薄”与“用心极深”的双重意味——小民为生计精打细算的模样,恰如杜甫笔下“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的细节,于琐碎中见生活本真。</p>
唐诗的“写实”从不止于记录,更在平实中藏悲悯。杜甫写“乱世”,《盘账有怀》写“常态”,前者见时代之痛,后者见日常之难,却同样以“不回避”的姿态,让读者在文字中触摸到生活的温度与重量。</p>
二、颔联:“减薪犹可炊三白,缩食仍期岁半丰”——于困厄中寻生机,接乐天“苦中作乐”之趣</p>
颔联笔锋一转,从“困窘”转向“坚守”。“三白”典出苏轼《与李公择书》:“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僧家五更食粥,良有以也。然粥罢,当读韦苏州诗,甚佳。”原指白盐、白姜、白粥的简单饮食,后泛指清苦生活。诗人写“减薪犹可炊三白”,并非歌颂贫困,而是展现面对困境的从容——即便物质匮乏,仍能在简单饮食中维持生活秩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