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啰嗦两句,不愿意看的可跳过。</p>
后人都以为,东林党在晚明时期把持朝堂,卖官鬻爵,反对开海,反对征收商税,贪污腐败,导致大明最终灭亡。</p>
其实,东林党乱国,主要是在南明时期。</p>
为了争权夺利,他们不惜利用左良玉威逼南明小朝廷,最终导致南明朝廷分崩离析。</p>
再加上钱谦益这个党魁,在面对清军的屠刀时,说出了那句遗臭万年的“水太凉”,东林党从此被后人钉在了耻辱柱上。</p>
但这个时代的这个时期,东林党在朝堂上出现了断层,根本没什么席位。</p>
高攀龙、顾宪成等人,算是东林党的第一代,在魏忠贤掌权之前,就去逝得差不多了,连硕果仅存的叶茂才,也在开平元年去逝。</p>
以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为代表的第二代东林党骨干,基本上被魏忠贤连根拔除。</p>
到了开平年间,东林党群龙无首。钱谦益在阉党的《东林点将录》里,是天巧星浪子燕青,原本的地位就不高,被称为第三代东林党魁,颇有点“廖化作先锋”的意味。</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钱谦益刚回朝堂时,也曾以东林党魁自居,雄心勃勃地要重振东林党,恢复“众正盈朝”的东林盛世。</p>
两年前,因为太急躁,企图越过礼部尚书温体仁,操作自己入阁,被太后毫不留情地揭穿阴谋后,钱谦益至今没有查出身边泄露消息之人,这让他不得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连说梦话都不得不小心翼翼。</p>
接到郑三俊的信,他知道江南那帮人坐不住了,认为这是东林才俊走上政坛的大好机会。</p>
他仔细翻阅了十几份被推荐之人的履历,大部分是顾宪成等第一代东林党人的学生。至于第二代左光斗等人的学生,大多还没有考取功名。</p>
只有一个史可法,考取了开平元年的进士,已经出任西安府推官。但他是开封府人,不可能调回南阳做官。</p>
钱谦益看了看其他人,大多在南京任职,怪不得要找郑三俊写推荐信呢。</p>
南京吏部有权向北京吏部推荐人才。钱谦益索性大方点,将郑三俊的推荐信和十几名官员的履历,送到了吏部文选司。</p>
至于花钱跑官的事情,他是半点不敢沾手,南阳府的官员就是前车之鉴,活生生的大坑,他是嫌命长了才敢往里跳。</p>
吏部尚书王永光,知道小皇帝和太后,不但有明面上的锦衣卫,还有黑衣僧人法安大师统领的暗势力,耳目无处不在。</p>
所以根本不敢在家里接待客人,他在府邸大门前,立了一个牌子:私人时间,请勿打扰,将来访者拒之门外。</p>
这一次,吏部完全按照朝廷选官的制度和流程,一个一个地将南阳府的空缺官职补上。</p>
衙门里的吏员,则全部选自商学院。吏部在商学院组织了一场公开考试,笔试成绩加上面试成绩,挑选了八十六人,分配到南阳地方的各级衙门做六科书吏。</p>
吏部还在军事学院组织了一场考试,挑选各县衙的尉官。这个职位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长,负责一县治安。</p>
这次考试,给两所学院的学员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让其他读书人看到了希望。报考两所学院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p>
这是后话。</p>
喜欢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国太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