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在燃烧,站在锅边的人更不能闲着,锅铲需要不停地在锅里搅动,以保证玉米浆能受热均匀,糖分才能充分析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分被慢慢蒸发掉,糖水渐渐浓了,搅到感觉用力时,转为小火熬煮,待水分全部蒸发掉只剩糖汁时,糖汁颜色由浅黄变为褐黄,用木铲沾糖后向上拉,能扯起一层透明似玻璃的清亮糖片时,糖稀就算熬成了。
熬糖的人就开始有节奏地往桶、盆里舀糖汁,以便接着熬下一锅。糖汁冷却到一定的温度,用手摸上去温温热热的不烫手,就可以开始拔糖。
这道工序是个体力活,通常由男人来完成。如果是老师傅,速度和力度可以拿捏到位,糖分子和空气得到充分融合,糖就变得雪白。
没有经验的人,把握不好速度,糖就呈现暗褐色,但并不影响品质和口感。
整个白糖工艺中最有趣的部分,是扯丝窝糖。将温热的糖稀放在炒熟的黄豆面里,快速搅动分隔,像拉面似的,越拉越细,一块完整的糖稀瞬间就变成了千丝万缕亮晶晶的糖线。
著名的
“云南二十怪——白糖抽丝卖”的丝窝糖就这样诞生了。在糖稀里加入炒熟的花生、核桃仁或凤尾花等,就变戏法般制成了花生糖、核桃糖和凤尾糖,无一不散发出甜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