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制作在西泽有百余年的历史,俗称熬白糖。熬白糖就是将食物中的糖分分离提炼出来,村里不少人随先辈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熬白糖,耳濡目染,从业数十年后,又把制作工艺传给后辈。
很多人在从玉米到白糖的物理变化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转变,用祖辈传下的古老手艺熬出了甜蜜的生活,也熬出了一片广阔天地。
要成就一块独具风格的白糖,发麦芽只是第一步,麦芽在白糖的制作里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将上好的本地包谷磨成面,加入适量的水和麦芽调匀,舀入锅中煮沸。
水分的控制是个需要长期经验的积累和观察的过程。水少了,糖分不能完全从玉米中分离出来,产量低还浪费粮食;水多了,虽然不影响产量,但耗费时间和燃料。
选择原料,是朴素的经济账:“做白糖要用当年出产的本地玉米,100斤玉米加300斤水是最完美的搭配,能出60斤白糖,水少只能出55斤。”大铁锅里装满了水,就可以倒进玉米面了。
村里的老人说,过去一直是用石磨磨玉米面,玉米要在石磨上磨细,人一边推一边从磨眼里喂玉米,等磨出玉米面来再熬滤,很是费时、费力,一锅白糖熬下来,总是人困马乏,筋疲力尽。
说话间,灶门的火也点燃了,熊熊的大火迅速向锅洞里席卷进来,玉米面一会儿就翻腾起来。
这时,烧火的这个人很重要,一定得掌握火候,不能让玉米面熬糊,也不能使锅里的糖熬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