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 第 97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97&nbsp&nbsp 第 97 章

◎得償所願(正文完結)◎

宮裏被一片陰雲籠罩的時候, 宮外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孟半煙讓阿柒散播出去的謠言很快就開始起作用了。

起初謠言只是在南城的集市裏傳,老百姓們嘴上說着發愁, 眼角眉梢裏卻都是探聽到皇家秘辛的興奮。沒人把這些事情當真, 直到九門提督和京兆尹的捕快士兵來抓人。

這一抓,大家夥才反應過來,感情這皇帝老兒的皇宮真出事了?沒人敢再胡說什麽,住在京城周邊縣鎮裏的人趕緊往城外擠, 城裏的人也揣着手低着頭往家裏趕, 原本還熱熱鬧鬧的市集茶館一下子就安靜下來。

越是這樣,恐慌的情緒就傳播得越快。哪怕往常向來兇神惡煞的九門提督衙門的衙吏,個個都壓着嗓子一個勁的解釋宮裏沒事,就是上頭要你們消停些別亂說, 也沒人信了。

還有那些個膽子大些的被衙役抓住了也不怕,反而還嬉皮笑臉反問道衙吏們臉上去:“既沒事,你們這些老爺們怎麽還會來管我們扯的什麽閑屁, 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話糙理不糙, 這話說得幾個抓人的吏員臉色也有些難看。上級派下來活兒的時候也是跟他們說宮裏安安穩穩, 但要真的安穩皇後又怎麽會下這樣的懿旨。

真以為皇後天天擱宮裏沒事幹烙大餅,連這樣家長裏短的閑話也要管,那不成了個笑話嗎。

九門提督和京兆尹在外面抓人的時候,大皇子的死士和劉懋陵的私兵也都已經準備好了。

死士進了城的不到五百, 剩餘來不及出發的全都被隆興帝的暗衛堵在喜雲樓裏。

暗衛身手好但人數不占優勢,喜雲樓裏這時候還沒去京城的,即便大半都是壓陣和留守的人員, 也不可小觑。

不敢貿然攻進去的暗衛只能先把喜雲樓圍起來, 暗衛裏也有蠢貨, 居然提議用火燒,把喜雲樓燒了躲在裏面的人自然就出來了。

偏這主意說出來,還真有人聽。一把火點燃了喜雲樓主樓,大白天的燒了個火光沖天,說不好燒死了多少大皇子的死士,但埋伏在喜雲樓外的暗衛們自己就先嗆了個半死。

他們忘了喜雲樓可不光一個主樓,就算地道地窖就在喜雲樓下面,那他們這麽多人養在地底下,就連個通向別處的出口都沒有了?狡兔都有三窟呢,何況是人。

好在濃煙确實熏人,除了一小部分走地道逃走的,大部分留守的死士還真被一把火燒得只能從樓裏出來,跟守在喜雲樓的死士們纏鬥在一起。

但這麽大的動靜,不僅驚動了還在京郊大營裏勸說守營将軍出兵的司馬儀,滾滾濃煙更是讓遠在京城裏的好些老百姓都看見聞見,吓得躲在家裏不敢出門。

九門提督和京兆尹不得不又分出一部分兵力往濃煙升起的地方去查看,等他們到達喜雲樓的時候撞見的,除了打得難舍難分死士和暗衛,還有在外圍圍成一圈,既不進去幫誰又誰都不放走的守城官兵。

之前司馬儀趁夜出城,很快就到了京郊大營。以自己的官職和司馬将軍府的腰牌,也很順利見到了守營将軍。

但京郊幾處大營都是只聽陛下指令,現在皇宮裏沒聖旨出城,他們私自帶兵入京城知道的他們是去守衛陛下,不知道的就算說他們是要造反,他們也百口莫辯。

司馬儀幾乎是賴在軍營裏跟那些将領耗着,本以為這個差事他辦不好了,卻不想還能有峰回路轉的時候。

起火的地方一看就知道是喜雲樓,這一下大營不派人去看看都不行。等到了地方看見殺成一團的暗衛和死士,守營的張将軍只頓了片刻,就下令士兵圍出一個包圍圈來。

在包圍圈裏面的,不論是燒死還是砍死他都不管,但是但凡有一個想逃的,不論是哪邊的人一律抓起來,能活抓最好不能就一刀砍了,把屍體留下也行。

張将軍在京郊大營多年,即便眼下沒收到從皇宮來的消息,但他的敏銳性已經能确定宮裏一定出事了。

為了保全自己又在隆興帝或者新皇跟前露個臉,他決定先等着喜雲樓這邊殺完,差不多殺幹淨了再清理幾具屍體俘虜,帶着一起進京城。

自己帶再多人馬進城都是師出有名,他手裏又有司馬儀轉交的四皇子的信箋,要是真的能幫四皇子成事,到時候自己飛黃騰達。要是四皇子事敗,自己進京的理由擺在明面上也能順利脫身。

城外的事王賀一直派人盯着,很快就有人把情況回禀到四皇子府來。劉懋陵在南疆帶過兵,他心知此刻已經到了進攻皇城最好的時候。

京城街面上原本的兵力有起碼一半被城外喜雲樓牽扯住,散着進入城裏的死士現在集合起來沒有還不好說,即便集合起來了,只要自己能占領優勢,他們跟在後面要想摘果子可就難了。

不過劉懋陵剛顯露一絲他想要帶私兵打進皇城的想法,就被一直坐在一旁的武承安給攔下了。

他清楚當年隆興帝設計讓王貴妃病死又全力打壓王家起,劉懋陵就徹底對隆興帝沒了什麽父子情義,現在讓他進宮奪位跟砍瓜切菜一樣毫無負擔。

但武承安經歷過孟半煙的事,便明白沒那麽簡單。

之前孟半煙犟着不肯跟孟海平多聯系,兩人你是你我是我的泾渭分明時,即便外面的人會說孟海平賣女兒不厚道,但轉過頭來又總要添一句:可他到底是當爹的,孟半煙做女兒的哪能跟親爹斤斤計較。

輕飄飄一句話,就把孟海平的過錯給遮掩過去。仿佛父女兩個落到如今這個地步,都怪孟半煙不夠大度不夠孝順。

直到孟海平跟随郭家扶靈回揚州,孟半煙幫孟海平把他名下的産業代管起來。這下外面那些管事掌櫃才漸漸轉了口風,覺得孟半煙比以前有人情味了。

這事兩人關起門來聊過幾回,都有些哭笑不得又不可辯駁。但兩人都在其中汲取到了經驗,不管是孟半煙對孟海平,還是武承安對武靖,都更加學會把真實的情緒和态度掩藏得更深。

這不是兩人自願的,但他們沒有辦法。一個孝字壓下來就比天還大還重,他們夫妻兩個掙脫不了,如今劉懋陵更加不得不考慮。

因為他日後要是真的能登基,孝道二字他也要用。現在要是他最先進宮弑父奪位,那日後他還有什麽立場來教導往後的皇子聽他的話。

“阿陵,這次你聽我的。”

武承安很久沒這麽喊過劉懋陵,也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展露如此果決不容置疑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