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96 章

謠言總是越邪乎傳得越快, 阿柒又是個比孟半煙更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得了孟半煙一句你自己看着辦,不用考慮傳出去的話真不真,就真的半點顧忌都沒有。

僅僅過了一夜, 整個京城就已經傳遍了包括但不限于‘陛下在寵幸妃嫔的時候馬上風了’‘陛下把皇子們都扣在皇宮裏全殺了’‘大皇子反了,連皇後的腦袋都被他砍下來了。’一大堆越聽越駭人, 越聽越荒謬的流言。

即便皇後為此連發兩道懿旨出宮,要京兆尹和九門提督一起把這些散播流言的人全抓了,也半點用處都沒有。

甚至當天下午又多了一個新的傳言, 其實陛下是被皇後給軟禁了,皇後因為無子想要扶持國舅外戚, 已然起了異心。

皇後得知了這個消息起了個倒仰,要不是孫婵心在一旁勸着, 說不定就真氣死了。

但很快她就氣不起來了, 因為被困在宮裏的大皇子終于咂摸過味兒來, 又或者說他終于下定決心, 要弑父奪位了。

隆興帝近年來即便不算昏庸無道, 也稱得上一句平庸懦弱, 政事絕大部分都是由內閣幾個老大人在操辦主持。

宮中的內侍明面上全都效忠陛下, 但私底下誰還沒有收過銀錢紅包, 誰還沒有能互通消息的皇子大臣呢。

所以即便是把所有皇子們分開看管,互相見不到對方, 也還是很容易就能買通內侍打探消息。

隆興帝會決定把皇子們扣在宮裏侍疾,為的就是騰出手讓暗衛們出宮去把喜雲樓一鍋端。

其實要不是隆興帝突然病倒, 他并不會選擇這麽迂回的手段。現在自己能倚仗的只有暗衛和半個沈皇後,他不能也不敢出任何差錯, 他還不想死,這個皇位他還做夠。

也許是病中的人更多疑, 隆興帝現在下的一切命令都是為了牽制。

把兒子弄進宮裏是為了牽制他們在宮外的勢力,把臣子裏扣在宮裏是為了牽制他們不能為了在宮外聯系他們的門生故吏,讓無子的沈皇後掌管皇城,是為了牽制那些有兒有女的妃嫔。

剩下皇城裏的所有太監、侍衛、禁軍就隆興帝就更加誰也不信。所以當沈皇後提出不能讓進宮的皇子們互相見面以防勾結,得分開侍疾時,隆興帝猶豫了一小會兒也就同意了。

這是沈皇後替劉懋陵能争取的最多的時間,也是她下定決心之後,能替他冒的最大的險。

按着序齒來排劉懋陵排在第四天侍疾,四天時間足夠長了。要是隆興帝能鏟除喜雲樓,病情也穩定下來,沈皇後還能瞞天過海再把劉懋陵偷進宮裏來,到時候誰也不知道四皇子是什麽時候進的宮。

要是喜雲樓和宮裏萬一有什麽變故,劉懋陵人在宮外也比留在宮裏強。至少現在瞞住了隆興帝他不在宮裏的事,就徹底占據了主動。

第一個侍疾的是大皇子,父子兩人一個躺在床上嘴歪眼斜,半邊身子麻木藏在錦被裏,一個跪在地上冷汗淋漓,皇子們都已經被關了一夜,人人都知道這是要出大事了。

大皇子也在猜測是不是自己養死士的事被發現了,但他不敢顯露半分,更不敢擡眼去看隆興帝的眼睛。跟他做了這麽多年的父子,大皇子早已習慣在隆興帝跟前掩飾起一切,這才是最好的保命的法子。

寝殿裏熏着味道極其濃郁的熏香,但大皇子還是隐約聞到一股不潔的味道,不過他不敢問更不敢說,只能老老實實跪在床榻旁,接過內侍手中的瓷碗,一勺一勺給隆興帝喂藥。

隆興帝曾經自诩過老當益壯,診脈吃藥他一向不喜。這會兒要不是想要磨一磨自己這個大兒子,這碗藥還不知道得重熬多少次,他才會勉強喝兩口。

銀勺着顏色濃膩味道酸苦的藥汁喂到嘴邊,隆興帝會故意抿一半漏一半。

大皇子這種從小錦衣玉食長大的人哪裏會伺候人,每次藥汁順着隆興帝的嘴角滑落,他都得耐着性子用手絹把自己父皇嘴角的水漬擦幹淨,這麽一來他也不得不靠得床鋪和隆興帝更近。

隆興帝當然是故意的,他就是要湊近了打量自己這個長出狼子野心的長子,更是要故意磋磨打壓自己大兒子的傲氣與野心。

不是想要篡位嗎?那隆興帝就要讓兒子看清楚,他的命和将來都是被自己牢牢攥在手心裏的。自己準他生他才是大皇子,自己要是想他死,他就沒有活路。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大皇子此刻是只能忍氣吞聲在隆興帝跟前當個乖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