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1 / 2)

长女 空巢独居客 96 字 5个月前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第 67 章

離端午節還有幾天, 算是入夏後最惬意舒坦的時候,畢竟等過完端午就要真熱起來了。

孟半煙被武承安拉到抱廈最後頭一間花房裏歇晌,整個府裏都格外安靜。花房挨着小花園那一側的窗戶正好臨水, 躺在榻上打開窗戶還有陣陣清風吹進來,正好睡覺躲懶。

這時節正是武承安一年中身子最爽利的時候, 自上一回發燒以後他一直沒再出門,就老老實實待在家養着。

這人也不藏着掖着,日日纏着孟半煙, 說趁着他身體好能多在一起就多在一起。等天氣熱起來自己出不得門又病恹恹的,孟半煙想留在自己身邊守着他也不讓。

到時候不管是府裏的事還是外面的生意, 她只管忙她的去,自己老實在家待着等她回來便是。

武承安這麽說着孟半煙也就這麽聽着, 不當真也不反駁。一見鐘情那樣只有話本子裏見過的事孟半煙沒遇上, 但日夜相對同床共枕又怎麽可能一點心動都沒有。

孟半煙早就想過等自己忙起來該怎麽辦, 說不得到時候自己得府裏外面多來回幾趟, 反正不能真把這人撇開手不管了。

又或者在酒坊裏給他弄個小屋子歇着, 就像他給自己在前院也留了茶齋一般, 只不過這話用不着現在就跟他說, 等日後自己做到了他也就曉得了。

“大奶奶, 大爺,正院夫人和老爺派人來請, 讓馬上過去一趟。”

“知道了,來的是誰, 讓春蘭先把人帶去隔壁坐一坐,要是來的是周媽媽就把早上泡好的薄荷水拿來, 要是別人就上酸梅湯。”

孫娴心開始準備過端午,孟半煙也幫着分擔了一些不要緊的瑣事, 雖都是些針頭線腦的,但已經足夠讓孟半煙跟府裏上下真正的熟悉起來。

天氣漸漸熱了,孟半煙就讓小廚房裏每天早上燒一大鍋解熱降暑的糖水備着,不管是松雲院裏的仆人丫鬟,還是外面來跑腿的都能喝上一碗。每天花不了多少錢,卻是個籠絡人心的好法子。

武承安天不怕地不怕,只在武靖跟前老實些。但他身子又差,前些年武靖抽查他幾次功課把人唬得病了幾回,也就輕易不派人往大兒子這邊來。

現在兩人一起派人來請,孟半煙跟武承安對視一眼,就知道肯定不會是一般的小事。

“大爺大奶奶不用急,不是府裏的事。是老爺的叔叔昨晚上走了,方才他家裏人到府裏來報喪,按理老爺夫人都要過去。”

“是住在太平坊那個叔爺?”

兩人前些天剛去過新昌侯府,孟半煙對這個沒見過的叔爺記憶猶新,就因為有這層親武承安還當了一回新昌侯府的表少爺呢。

“正是那位。”周媽媽體豐怕熱,孟半煙又不敢給她吃太甜的更加發胖,就專門給她準備了不放糖的薄荷水。

起初周媽媽還吃不慣,現在不光她喜歡,松雲院裏好些丫鬟們都喜歡,每次往茶壺裏放兩片薄荷,清涼解渴還不怕長肉,夏天不管喝多少都沒事兒。

那天才信誓旦旦說再不跟新昌侯府打交道再不見孟海平,這才過了幾天說不定又要遇上。孟半煙跟武承安十分默契地對視一眼,看出對方眼底的無奈,才起身換上素色的衣裳往正院去。

正院裏武靖和孫娴心都已經收拾好了,按照本朝的規矩,喪事一般要辦七天,主家上門報了喪一般當天就要先過去一趟,表明人來了禮數到了。

接下來的幾天需不需要過去就看親戚遠近規矩,等到出殡那天才是各家真正送奠儀擺路祭的時候。

“以往你沒成親身子又不好,你母親也怕你去這種場合再被沖撞了。如今你成了家也是一家之主了,再用為你好當由頭不帶你出門交際,往後怕是要落了埋怨。”

兩天前孫娴心專門跟武靖提了要把武承定放出來的事,夫妻兩個關上門來不知道說了些什麽。

總之昨天一大早武靖就當着衆人面,先是把武承定的禁足令給撤了,又把當初謝姨娘磨着武靖給柳氏的一小部分管家權全部收了回來,還當衆叮囑謝姨娘以後要安分守己,只差沒把她臊得一頭撞死當場。

“父親的心兒子明白。”聽過武靖的話,武承安規規矩矩給自己親爹拱手行禮,“父親放心,兒子雖病弱卻也不糊塗,既成了家自然要擔起做兒子做丈夫的責任來。”

以往這些紅白喜事,武靖一貫都只帶武承定出門,孫娴心不願帶柳氏就從來都是自己一個人出門。現在親兒子娶了媳婦,孫娴心自然要帶着孟半煙一起去。

“我知道你膽子大沒忌諱,但到底是喪事,到了那邊府裏別亂走動,就跟在我身邊。進了靈堂磕頭別到處亂看,磕完頭了就出來。”

“母親放心,我肯定聽話的。我這人您還不曉得,最老實了的。”

孟半煙這話說出來一旁的武靖先忍不住嗤笑一聲,笑過了才覺得不妥,又幹咳了兩聲才起身帶着幾人往外走。

四人分乘兩輛馬車,孟半煙是陪着孫娴心一起的。上了馬車孫娴心就跟她又仔細說了一遍親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