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急道:“,这个主意可是朕出的,你可不能把功劳都揽在你自己身上吧?”
任一拍脑袋道:“我的我的,平日里装...那什么习惯了,差点忘了这个主意是你出的了。”
李世民表情严肃的对雍正道:“如果这次朕能打退突厥的进攻,就算朕欠你一个人情。”
雍正笑道:“人情倒是不必,只要你们以后别这么排斥朕的身份就足够了。
既然你也认可这个主意的话,那就让赶紧把李治给弄过来吧,战事可是不等饶。”
李世民点点头正要给任什么,朱元璋大手一挥拦住了他。
“先别忙,咱还有几个问题要跟你们,方才话里与实际情况还是有不少出入的。”
任和李世民皆是一愣。
李世民问道:“哦?朱老哥,兄的话哪里有问题?”
朱元璋思索片刻后道:“首先就是郭待封,他战败之后并没有战死沙场,而是和薛仁贵一同回到了大唐,后面虽然被罢了官但却没有因此丢了性命。”
李世民摆摆手道:“此乃事尔,届时朕自会处置于他。”
朱元璋摇摇头道:“接下来咱要的可就不算是事了。
咱不知道你是从哪儿得知的薛仁贵的事情,但是咱了解的薛仁贵并没有像你的那么完美。
薛仁贵性格优柔寡断且缺少战场谋略,兼之治军不严、纵容部下掳掠、效法白起坑杀降卒。
虽然他也打过不少胜仗,但那也都是在大规模集团作战中作为先锋或者副将的身份出战的。
依咱来看他不过是一员优秀的将领,难以称其为帅才,更遑论和李靖相提并论了。”
李世民闻言疑惑的看向了任。
任顿时有些尴尬。
之前他为了节省积分,并没有兑换除了明朝以外的历史知识。
没想到今朱元璋的一番话就让他露怯了。
好在任知错能改,赶忙用积分兑换了唐朝历史专精。
等大脑中微微刺痛的感觉消失后,任从凭空多出来的记忆中翻到了关于薛仁贵的记录。
虽然和朱元璋的也有些微的出入,但是朱元璋也已经的八九不离十了。
任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道:“世民兄,这次是我的错,差点耽误了你的大事。”
李世民愕然道:“兄何必如此?
朕本来就只打算征调李治远征吐蕃的军队而已。
要知道朕手下可是有许多大将呢,也不差他一个薛仁贵。”
任摇摇头道:“幸亏这次不是什么要命的事,万一以后遇到什么大问题被我给搞错的话可就麻烦了。
经过薛仁贵这事的教训也算是给我敲响警钟了,以后我会确保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任也确实有些后怕。
历史由不得半点歪曲这个道理他现在才算是真的明白。(此处是作者提醒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