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小院。</p>
喝了杯水,稍作休息后,方平便取出记载了【丹道初解】的玉简。</p>
这一次,他就不像先前翻阅天心药典时那么敷衍了,而是拿出当年高考复习的劲头,开始刻苦攻读。</p>
从基础的理论入手,到药理的说明、药性的变化、炼丹的火候和手法、附带的常见灵草资料,由浅入深用心精读。</p>
每天除了修炼外,剩余的时间全抱着这部丹道典籍,以至于连做梦都在背灵药的药性。</p>
穿越前受到的系统教育,终究还是有用的。</p>
当方平真拿出来拼命的劲头时,只用了一个月时间,便初步将【丹道初解】熟读。</p>
但熟读归熟读,能否上手,是另外一回事。</p>
“其他学习丹道的新人,烧不起药材。只能在炼丹前反复揣摩、推敲,尽量提高把握。但我有元鼎,完全可以在实际动手中练习!”</p>
这是方平独一无二的优势。</p>
从丹田中放出元鼎,方平取出一份丹鼎坊配置好的辟谷丹材料,将材料放入元鼎中。</p>
加入少量富含灵气的山泉后,方平按【丹道初解】中记载的基础手法,掐动法诀,源源不断升起灵火。</p>
相比于凡俗的小还丹,辟谷丹对火候的讲究要严格很多。</p>
方平需要针对灵药的特性,严格按照辟谷丹丹方的要求,不时作出微调。</p>
随着灵火的升腾,元鼎内的药液和药材开始翻滚、沸腾。</p>
一如先前的历次尝试那样,鼎内自动激发了无形的禁制,将所有药液和流逝的药力禁锢在鼎内,没有丝毫流失。</p>
得益于方平对丹道初解和丹方的用心研究,最初的炼制还算顺利。</p>
但仅仅盏茶时间后,由于方平对法力的操控出现细微的失误,导致灵火温度略高,鼎内的灵药融合立刻出现了异常。</p>
“果然,真正的灵丹没那么好炼!”</p>
眼瞅着细小的失误,不断引发连锁反应,让辟谷丹的炼制彻底失败,方平摇摇头,发动了今日的首次回溯。</p>
神秘浩瀚的光阴神光浮现,让一切重归最初!</p>
总结了初次尝试的失败经验和心得后,方平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二次尝试。</p>
“火候还是过高,回溯!”</p>
第三次尝试!</p>
“这次是调和药性变化的时机出现了问题,回溯!”</p>
第四次尝试!</p>
“需要凝液时,法力操纵出现了细微的波动,再来!”</p>
………</p>
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尝试后,方平收获了一次次的失败,直到当天的九次回溯尽数用完。</p>
这种失败,无形之中也在磨砺着他的道心。</p>
当人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有足够动力朝目标前进时,时间将流逝的飞快。</p>
转眼便是一个月。</p>
这一天。</p>
方平站在元鼎前,继续开炉炼丹。</p>
过去的一个月中,他充分利用元鼎的回溯机会,每天起码都要炼制九炉灵丹。</p>
看似才开始炼丹月余,但在这种高强度的尝试下,他其实已经炼制了数百炉辟谷丹。</p>
虽说所有的尝试全部以失败告终,但借助零成本的反复尝试,方平还是逐渐摸索出了一些诀窍。</p>
他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于法力的操控正在变得更加细致入微。</p>
对于鼎内药性的变化、火候的把握,也更加敏锐和到位。</p>
昨日最后一炉时,他其实已经极为接近成功了。</p>
只不过炼出的辟谷丹有不小的瑕疵,外表也略微发黑,只能算是残次品,最终还是被他回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