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宋回泠也不想和吴阿婆闹到这步田地的。</p>
但这婆子爱嚼舌根,又喜欢在背地里捅人刀子,这样的近邻不处也罢。</p>
吴阿婆摁完手印离开后不久,孙张氏慢悠悠醒来,瞧见她拇指上被划拉出的一道大口,险些又要晕过去,在看见宋回泠那刻,忽然蹦起来扯住宋回泠的衣服大吵大闹:“死丫头,你竟然敢对我动手,我和你拼了!”</p>
宋回泠也不慌,抬手指了指一旁的阿默,对孙张氏眨眨眼,道:“张婶,您搞错了吧,动手的是这个孩子,可不关我的事。”</p>
阿默:“……”</p>
“这孩子凶起来,我都压不住,您再不松手,估计就得横着出贺家了。”宋回泠继续面不改色地威胁孙张氏。</p>
阿默也十分配合的亮出弯刀,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在一起,轻轻划过锋利的刀面。</p>
孙张氏吞吞口水,松开了宋回泠,一边避开阿默,一边朝院门走去:“你们等着,等我儿子回来,有你们好果子吃的!”</p>
“等等!”宋回泠出声,阿默又上前抓回了孙张氏。</p>
孙张氏吓得浑身一激灵,苦着个脸,还来!有完没完了?</p>
宋回泠将其中一张收据对折几下,走到孙张氏跟前,塞进了她手中:“张婶,收据您忘记带走了,再过几日,剩余七两银子必定如数奉上。”</p>
孙张氏跟见了鬼似的看着宋回泠。都敢强迫人写收据了,那七两银子她会还个屁!</p>
不敢在贺家多待,孙张氏捏紧收据,飞也似的逃走。</p>
等孙张氏走了,杨氏依旧没有缓过来,还在黯然神伤着。</p>
宋回泠走过去,蹲在杨氏跟前好声安慰道:“娘,你别伤心,黔中盛产绿茶,那游商既是做茶叶营生的,以后必定还会再来清远县,我们日日都在图灵关摆摊,想必总有一日会遇上的,爹上天之灵保佑着,一定会让银梳再次回到你手中的。”</p>
话是这样说,可宋回泠心中却没底,万一那游商离开后便不再回来了呢?</p>
何况每日进出图灵关的人那么多,她们又怎能刚巧就碰上。</p>
孙张氏不会作画,画不出那人的面貌,只能说出个大致的样貌特征,可眉间长痣的人多了去了,茫茫大海捞针,又如何能寻得那人?</p>
宋回泠这般说不过是为了让杨氏能有个盼头,总不能一直这般沮丧着。</p>
杨氏抬起头看向宋回泠,眼里的光慢慢亮起来了:“回泠,你说的可是真的?”</p>
宋回泠点头:“当然是真的。”</p>
杨氏又突然变得沮丧:“可孙家婶子也说了,那银梳说不定早就被熔铸了。”</p>
宋回泠轻轻摇了摇头:“娘,不会的,你那把银梳做工精致,熔铸了重做也不见得能做得有原来那般好看,只要是个有眼力见的,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p>
除非买银梳那人穷疯了,要把银梳当银子抵出去,这种情况另算。可都能做茶叶营生的人,想来也不会太缺钱。</p>
杨氏稍稍振作起精神,虽瞧着还是闷闷不乐,但面色比起方才多了几分生气。</p>
宋回泠手搭在杨氏肩上,轻按了按:“晚饭还是我来做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