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内阁六部,王权集中(1 / 2)

九间殿上,满朝文武,上千官员目瞪口呆,鸦雀无声。</p>

</p>

所有人都在看向周围其他人,希望得到一点点线索以解心头困惑。</p>

</p>

“内阁六部三司制?何为内阁?何为六部?何为三司?”</p>

</p>

“废除丞相,太师?这又是为何?”</p>

</p>

“丞相和太师都废了,吾等该如何?”</p>

</p>

所有的官员齐齐看向百官最前列的闻仲和商容,这两位一个太师,一个丞相,正是这一次大王改制首当其冲者。</p>

</p>

然而,他们只看到老太师云淡风轻,老丞相面容严肃。</p>

</p>

闻仲认定大王之后还有安排,心中不急不躁。</p>

</p>

商容则毫不关心相位,只要让他继续为大王的宏图伟业出一份力就行,什么职位都无所谓。</p>

</p>

子受将满朝文武的表现尽收眼底,片刻后才淡淡道:“御奉官。”</p>

</p>

御奉官立刻上前,手捧一份书册,开始念诵。</p>

</p>

“奉大王旨,即刻起,朝堂重构,以内阁辅权大王议政,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以六部辅大王行政,六部各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p>

</p>

“朝堂之外,各地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归于六部管制。”</p>

</p>

子受注视着九间殿上每一个人的反应。</p>

</p>

他拿出来的内阁六部三司制,正是他前世那些朝代所推行的制度,在发展到最终完善地步的形态。</p>

</p>

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只要帝王有足够的控制力,那么不但可以高度中央集权,更能将行政与管理效率达到理论上的最高。</p>

</p>

他在封神世界,身为人王,肩负大商国运,又有足够的力量,他的控制力不会出问题,那么在废除分封制后,最适合如今大商的就是这项制度。</p>

</p>

随着御奉官的宣读,文武百官也渐渐明白过来大王的新政到底是什么。</p>

</p>

这是要将所有的大权完全集中起来啊。</p>

</p>

不管是内阁的议政权,还是六部的行政权,没有大王的决策权都无用,一旦新政开始,那么天下诸事皆负于大王一人。</p>

</p>

但大王只管决策,不会有国事太多以至于大王处理不过来的情况。</p>

</p>

商容双眼放光,喃喃道:“大王新政,实在是完美无缺。”</p>

</p>

文武百官也纷纷称赞。</p>

</p>

子受当然知道新政并不完美,但目前最适合大商,他等御奉官宣读结束之后,才继续开口道:</p>

</p>

“内阁首任大学士四人,闻仲,商容,比干,黄飞虎。”</p>

</p>

“六部:户部尚书微子衍,兵部尚书殷破败,刑部尚书赵启,吏部尚书伯夷,工部尚书箕子,礼部尚书微子启。”</p>

</p>

“各部左右侍郎,外设三司之官,由各部拟定,内阁审批之后,再交由孤批红。”</p>

</p>

他将最基本的阁臣和六部定下后,后面的事就不用他去操心了。</p>

</p>

满朝文武在这个时候,才终于回过神来。</p>

</p>

感觉大王似乎是完全推翻了朝堂,但又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变化。</p>

</p>

比干眼底精光四溢,淡淡道:“自大王开始与神权角力开始,朝事安排就有几分端倪,神权覆灭之后,已成雏形,现在则是彻底推定。”</p>

</p>

“看来大王对于此制是胸中早有定计,然而需要先统一文字,提升百官能力后方能推行,否则此制一开,殿上再无朝官。”</p>

</p>

满朝文武顿时一惊,稍一回忆这才发现果然如此。</p>

</p>

大王改制,已经把朝中所有虚官全都换掉,若是他们之前继教不学无术,现在也会是被换掉的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