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顾君赠吾(1 / 2)

顾凉读到李景霂这最后一段话,嘴角略微无奈的扯了扯。</p>

自己也不看看之前那两封信写的都是些什么。</p>

去云州的路上碰上个稍微新奇点的玩意儿都能跟她絮叨半页纸。</p>

路上哪家驿站的小馄饨好吃这个也需要让黑甲卫大费周章送信来吗?</p>

也不知道李景霂对她的定位和她本身的设想是不是有点出入。</p>

她虽说不是周瑜那种绝顶聪明的谋士,那也能勉强算差强人意吧,这些完全没营养的话题适合跟她聊吗?</p>

除了要为上级排忧解难,如今还得承担起解语花的职责了?</p>

……这越界了。</p>

不过,顾凉蹙了蹙眉,又过了一遍李景霂信上的有用信息。</p>

心底的那份疑虑却迟迟没有消散。</p>

即便信中所述一切顺利,但顾凉却觉得,这平静的湖面像是表象。</p>

真正暗流涌动的危险,似乎还在某一处旋涡蛰伏着,伺机而至。</p>

李景霂被封为云州特使,满朝文武都清楚她这要去剿匪,可云州哪来的匪剿?</p>

无非是有百姓失踪,她假意捏造出来的借口罢了。</p>

李元贞或许会相信,因为某种程度上,事实就摆在眼前,云州的确有大批百姓莫名失踪。</p>

但是在云州设局的那人压根儿不会相信。</p>

若是那人在暗处窥伺,随时设法破局、甚至是想方设法要谋杀皇女借此封口呢?</p>

不无可能。</p>

……李景霂真的能顺利带着查到的证据和真相回到京都么?</p>

顾凉眸色暗了几分。</p>

提笔在回信中将这些可能一一分辨清楚,并且不露痕迹的提醒李景霂,虚实之计仍大有可为。</p>

云州案摆明了不是一蹴而就的,幕后之人花了如此大的力气筹谋,一开始还能通过培植像田桂芝之流的蠹虫来控制。</p>

很明显,如今局面越来越不受控。</p>

或许因为某种结果并未完全达到那人的预期,而开始铤而走险。</p>

既然连残害这么多百姓都不怕暴露,想必其幕后之人也想好了金蝉脱壳的方法。</p>

所以,绝对不能硬取,要用点智慧。</p>

之前对付呼延崇那一套,如今也可以用来迷惑暗处的敌人。</p>

混战计的制胜之道便在于时时考虑设下迷阵,提供错综复杂的消息源,而让对方无法猜透自己的真正目的。</p>

李景霂查出来这些云州官员的犯案罪证或许便是一个契机。</p>

有可能是她凑巧,也有可能是那幕后之人想让她转移视线所设。</p>

那何不顺水推舟,佯装目的达到,匪患清除,也拿到一些真料,装装样子得了功绩便够了的敷衍模样?</p>

或许那幕后之人还会掉以轻心,以为此处事毕,又会开始顶风作案。</p>

至于查清交易链,也需要抽丝剥茧,不是一两天就能做到的,暗处再慢慢跟踪谋算也不迟。</p>

既然天稷破了阵,安顿之事也可以移交由府衙处理。</p>

只消将此件事暂时归结于匪患作乱,李元贞那边派特使出去显示皇恩浩荡的目的也能达到,李景霂的确没理由要死磕到底。</p>

明面上看起来三赢的局面,很容易就能惑得敌人麻痹大意。</p>

只是……</p>

顾凉还有一处怀疑。</p>

除了黑木林崖底,会不会还有别的地方,是她们没有发现的?</p>

她们的思绪都被黑木林诡谲的阵法和巨大的尸坑所牵动,可,那幕后之人就真的不会留有后招么?</p>

一个黑木林被端了,并不影响那人的真正布局,所以敌人还能气定神闲的观察。</p>

那若还有一个,比黑木林更可怕的巢穴呢?</p>

她记得扛走猎户的那个地方,入目所见,都是略强壮些干着苦力的女子。</p>

那么,村庄里同样失踪了的男人呢——</p>

都去了何处——</p>

顾凉眸光一凛,笔尖微滞,在信中写下最后这个疑点。</p>

让李景霂想办法求证。</p>

至于想找栽种象谷的人,那个简单,她也有个办法可以一试。</p>

待写完,她又觉得漏了什么。</p>

视线落在李景霂那个“强撑病体”的字眼上,顾凉反应过来。</p>

上级大概或许也是需要她……适当关心一下?</p>

//</p>

云州,驿站。</p>

李景霂披着玄色大氅,面前的矮几上摆着一盘残局。</p>

她抬眼看着窗外的阴雨绵绵,冷峻的脸显得愈发苍白了几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