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原看到了全开马力的吴海。</p>
</p>
两万台手术打底的技术大拿,一旦动用全部实力,那压力实在太吓人了。</p>
</p>
赵原第一反应是,看清楚吴海的每个动作,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点。</p>
</p>
吴海一边做手术,一边解读。</p>
</p>
他跟赵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p>
</p>
“如何夹闭肺动脉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普通的血管夹不适合胸腔镜下使用,因为手柄在支气管血管重建中使用不方便。我习惯选择‘哈巴狗’血管钳阻断肺动脉。”</p>
</p>
“血管吻合是关键。缝合时要仔细,先缝合肺动脉壁的纵隔侧,然后是外侧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缝合到动脉的对侧壁……”</p>
</p>
赵原跟很多人一起做过手术,以前觉得秦国强应该是技术上最牛的人,如今看到吴海的真实实力,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p>
</p>
医学上,能靠着技术走到吴海这个位置的,必然有自己独到之处。</p>
</p>
吴海在肺部肿瘤手术上的造诣排在全国前三,那是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雄厚的经验。</p>
</p>
吴海朝赵原看了一眼,突然脑海中涌起一个想法,“等肿瘤清楚之后,我们同步做吻合,我负责支气管血管重建吻合,你负责肺动脉重建吻合?”</p>
</p>
赵原道:“行!听你的!”</p>
</p>
按照正常的手术流程,只有一个主刀时,先做支气管血管重建吻合,然后再做肺动脉重建吻合。</p>
</p>
吴海的想法很大胆,同时也具有创新的元素。</p>
</p>
将这个术式变成了双</p>
</p>
主刀模式!</p>
</p>
这个模式必须要建立在两个主刀水平接近的基础上。</p>
</p>
双袖术式的难度并没有因为这种变化下降。</p>
</p>
相反,难度更大!</p>
</p>
一个主刀负责一个袖口的重建!</p>
</p>
两个主刀能否同频?</p>
</p>
“咦,两个人的位置有变化。吴院采取跨式站位,给赵主任腾出了半个身位。”</p>
</p>
“他们这是做什么?赵主任正在处理肺动脉的病变位置?”</p>
</p>
“他们打算同时解决双袖?”</p>
</p>
“双主刀?!”</p>
</p>
秦老最先发现这个变化,眼中闪烁复杂之色,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是惊喜。</p>
</p>
他欣喜的不仅是吴海展现出了过人的水平,还因为吴海主动在手术中进行变通了。</p>
</p>
要知道吴海的手术一向都以标准著称。</p>
</p>
所谓的标准就是古板,一成不变。</p>
</p>
所以秦老最不喜欢看的就是吴海的手术。</p>
</p>
吴海竟然知道主动变通,这让秦老意识到他有巨大的突破了。</p>
</p>
这个突破,吴海将之归功于赵原之前的燕京之行。</p>
</p>
几台手术下来,吴海被赵原的魄力与灵活所影响,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手术方式。</p>
</p>
他也意识到秦老为何评价自己的手术看起来乏味枯燥。</p>
</p>
赵原知道吴海在给自己机会。</p>
</p>
他对双主刀模式并不陌生。</p>
</p>
毕竟自己和秦国强有过多次合作的经验,而且他知道吴海的水平很高。</p>
</p>
两人也有默契,完成双袖没有太大的问题。</p>
</p>
之前赵原担任一助,因为分工的不同,尽管有亮眼之处,但大部分光芒都被吴海给</p>
</p>
掩盖了。</p>
</p>
然而,当赵原开始处理肺动脉的瞬间,他的每个动作绽放出不亚于吴海的灵气与飘逸。</p>
</p>
姜柏的眼中难掩震惊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