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处,只读圣贤书的老四陈勋,其实也知晓了家里产业股份的变动。</p>
“二嫂和二哥没闹?”</p>
书房里,陈勋手持书卷,立于窗边,声音淡淡的问道。</p>
进门传话的小厮低着头,“二少夫人气的很,但却没做什么,倒是二少爷午膳后又出门去了,但看脸色却像是心情还不错呢。”</p>
闻言,陈勋垂下眸子,翻了一页书,才又道。</p>
“那大约是母亲交代过什么了,不然以二嫂的性子,定是不会这么轻易放过。”</p>
“那少爷您?”小厮面露担忧。</p>
陈勋的神情没有波澜,“我日后要走的路,与他们都不同,无需费心挣这些,将来,他们自然会奉来给我的。”</p>
况且,他心里清楚,母亲冯氏早已攒下不少。</p>
将来啊,肯定多半都是他的。</p>
既然是有人替他争,他又何须动手。</p>
只管好好读书就成了。</p>
晃眼就是一个月过去了。</p>
秋末冬初,天气也冷了下来。</p>
这段时间冯氏一直安安静静的,每天早上和李明珠一起去万爽斋给她请安,算是唯一能见着她的时候。</p>
看得出,冯氏对小儿子陈勋的前程十分上心。</p>
这每天的吃穿之精细,那是不用提。</p>
但多年来也是如此,陈怀谦都是默认给会读书的陈勋用好的,所以如今许纾和同李明珠一起管家,也没在这方面苛待。</p>
相反,许纾和比李明珠还大方呢。</p>
管家以来,陈家的下人都称赞三少夫人待下宽和。</p>
从前冯氏管家,李明珠做辅的时候,反倒是没有过这些话。</p>
所以陈怀谦听着府里这些,倒也是心里对许纾和这个儿媳的意见也少了许多。</p>
他就是个喜欢好名声的人嘛。</p>
冯氏不高兴,可也挑不出错儿来,只能挂着笑脸,也跟着道一句,老三媳妇体贴孝顺。</p>
倒是李明珠似乎并不关心这些,近日有些心神不宁的样子。</p>
冯氏问过几句,她说是换季,闺女妍姐儿身上不舒服,她牵挂担忧,所以有些疲累。</p>
原本冯氏也没多少真心关心儿媳的状态,便也就没过问了。</p>
而许纾和却觉得不太对劲。</p>
她瞧着,感觉李明珠是有心事。</p>
回去浮云居,同丫鬟们提起此事来,新月也是表示。</p>
“自打探望过大姑娘后,二少夫人就常去清远寺烧香祈福,说是求子,诚心的很呢,这些日子,都不曾去了。”</p>
梅香递来茶盏,“二少夫人与二少爷成婚多年,只得一个女儿,想再生个儿子,可是心头要事呢,这除非有什么旁的更叫人烦心的事儿,否则怕是不会轻易停了这个。”</p>
许纾和接过茶盏,抿了口,琢磨着道。</p>
“莫不是老二房里又有丫鬟怀上了,或是,老二在外头有了外室?”</p>
“奴婢去探一探消息吧,这缘由怕还真出在二少爷身上。”新月正色道。</p>
许纾和也是点头。</p>
身边的事情还得摸清楚才好,后方不稳,怎么安心去外头做事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