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难题(1 / 2)

卷子发下来,徐韫就发现题目还真不是自己猜测的那样。</p>

可以说,和最近这些新政策完全没有半点关系。</p>

而是另外一个事。如何杜绝贪官?是以高薪养廉,还是以重压控制?</p>

徐韫看着题目,笑了笑。</p>

觉得和大臣的博弈,陛下们可能没赢——</p>

不过,这个题目嘛……</p>

很大胆。</p>

怎么都不好答。</p>

贪官真那么好杜绝?</p>

笑话,从古至今,哪个朝代不出几个贪官?就是县城里的县令,都没几个是清廉的。</p>

所以,徐韫并不认为贪官可以杜绝。</p>

这一场,考的是策论。</p>

徐韫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始动笔。</p>

直接第一句就是:吾以为,贪官无以杜绝也。</p>

而后,徐韫洋洋洒洒写了近两千字。</p>

写完了放下笔之后,徐韫检查修改,又精简为一千二百个字左右。</p>

再工工整整誊抄一遍,徐韫放下笔,这才舒了一口气。</p>

说实话,直到誊抄的那一刻,徐韫才算是放下了心中的犹豫,决定就这么答。</p>

拼一把。</p>

赢了名次就上去了。</p>

输了……大不了就垫底。</p>

这一场,就是徐韫利用图书馆将整个思考的时间变成了双倍,到誊抄完,笔墨晾干,时间竟也不富裕。</p>

更何况是其他人。</p>

没写完的人,竟然快有三成。</p>

收卷时候,处处都是哀嚎声,哀求声,收卷人的呵斥声。</p>

这一刻,这些清高的读书人,许多都是放下了尊严和傲慢。</p>

徐韫听着,忍不住就哂笑了一下:在这贡院里,就没有清高的人啊。为了多写几个字,那是真的能舍弃脸皮的。</p>

第一场的题目就如此难,甚至还有那么多人没写完,许多人的心境直接就被影响了。</p>

这样的心境下,第二场的题目再一次把他们搞的崩溃了。</p>

第二场考的是经义。</p>

但考的是齐民要术里的句子。</p>

《齐民要术》这本书,成书已久,但并不是读书人的必买必读之书。</p>

它与别的书不同,讲的是农事。农时。还有农具。</p>

而且书上的意思也并不深奥,挺直白的。</p>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并没有什么讨论意义的书。</p>

通俗点说,从古至今,就没有人会在科举的经义这一科里考这本书的!</p>

毕竟,谁会全文背诵这本书啊!除非是那极爱种地的!</p>

当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徐韫脑子里忽然就蹦出了陆安的脸:嗯,他应该能熟读且背诵吧?毕竟,他就挺能种地的?</p>

事实上,这会儿陆安也在挠头。</p>

他的确对《齐民要术》挺熟悉的,就是……那是他早些年看的书,现在虽然里头写了什么都还记得,可原文是如何的,早就忘了。</p>

对着考的那一段原文,陆安盯了一刻钟,才勉强想起来一点。</p>

陆安尚且如此,整个考场上,几乎就是一片叹气声。</p>

怨气之深重,简直令人发指。</p>

主考官齐正也听见了。</p>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甚至没有勒令人去警告学子们。</p>

别说学子们了,他也看了题目了。</p>

他也想叹气。</p>

而且齐正心里十分糊涂,不明白两位陛下这到底是想干什么。</p>

说不想要人才吧,偏偏如此着急办科举,而且还大开方便之路,一个月能问八次科举的事情。任谁看了都觉得,他们是真的重视。</p>

但是你说想要人才,这是干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