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宋今瑶对于唐总兵,没有太大的感觉,又问:“那么,这件事最大的得益者是谁?真正要你们死的人,不是唐总兵——现在该叫他唐将军了,也不是柳翰,而是上面那个人。我觉得,唐将军既然是惜才之人,又对你与莫鸿琛很是看重,想来不会轻易放弃你们的性命,大抵还是被迫接受现实的。”</p>
</p>
余耀海听到这里,语气便有些不耐:“你这是替他开脱?”</p>
</p>
“开脱?”宋今瑶哑然失笑,“对一个害死我夫君的,我都没见过的人开脱吗?”</p>
</p>
余耀海敛下眉眼:“抱歉,我不该这么说。”</p>
</p>
宋今瑶没有怪他,或许其实在他心中,他与唐丰利也差不多,唐将军于他而言像是父亲一般的存在。所以当得知唐将军要他死的时候,他才格外接受不了。</p>
</p>
余耀海冷静分析一番,就说:“外面传言,二皇子剿匪有功,被皇上赞扬被封做晋王。而且同时,原本的贤王,也就是大皇子因为办差不力,被皇上当着朝臣的面斥责过。”</p>
</p>
宋今瑶对当朝皇室并不是很了解,思索一番问道:“听你的意思,皇上年岁不轻,膝下两个成器的儿子,一个是贤王,一个就是那新封的晋王?储君会在他俩之间产生,是吗?”</p>
</p>
另外加上一个,他们在酒馆里听到的八卦,那个流落民间多少年的太子殿下。</p>
</p>
宋今瑶继续说:“原本只是大皇子与二皇子的斗争,只要皇上一朝没有册封储君,一切便皆有可能。想来那大皇子的势力应当比二皇子大多了,所以二皇子不得不藏拙,这么多年屈居人下,只等一个机遇,让自己能一击即中。剿灭逆王,就是这个机遇,对吗?但没想到,太子殿下回来了,打乱了二皇子的计划,这也是为什么,二皇子会让你们将剿灭逆王的任务提前了。”</p>
</p>
余耀海惊讶的看着她:“你怎知剿灭逆王的计划突然提前?”</p>
</p>
“若是早有计划,阿琛会早对我和三个孩子做了安排,可他前后不过半月的时辰,根本不够安顿我们。或者说,那时候他也并不知自己这一去,是为了真正的剿匪,或许在他看来,只是一场比较重要的试探而已。”</p>
</p>
余耀海点头:“嫂子,你猜得一点都没错,当初我们接到任务的时候,并没有说年底就要解决,只说让我们先潜进去,最好是能做内应,但突然就接到要与他们正面对抗的任务,且我们就等不到援兵,这才落入险境之中。”</p>
</p>
宋今瑶深吸一口气:“那么,我打算在大朝会那日去击登闻鼓,你觉得如何?”</p>
</p>
“大朝会……三日后是下一次大朝会,凭我俩的能力,真的能说服皇上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