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场网约车市场的攻守大战,主要是易速出行和滴滴、T3的博弈。
易速出行总裁办公室,CEO赵冬道,“霍总,我们需要打一个口号吗?”
互联网大战喜欢喊口号。
当年喊的最响亮,最有趣的是电商市场,特别是京东、淘宝、苏宁争霸那个时期。
用来振奋士气。
滴滴和T3都打出了响亮的口号。
易速出行也要意思一下。
霍利点头:“这件事,你们去办吧。”
从城市地图上看,这次网约车市场的大战很有意思。
易速出行在江城,T3在南京,滴滴在京城,这三座城市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做过政治经济中心。
……
二月中旬,滴滴打响了第一枪。
全面下调司机抽成比例,从原来的百分之二十几,下调到了百分之十。
随即推出各种花式补贴活动,什么一口价、特惠单、零元打车……等补贴活动。
T3紧随其后。
其他平台被迫卷入网约车的补贴战之中。
因为交通部门对网约车的公里收费做了严格的监管,所以无法在降低公里费用上下功夫,就只能搞各种补贴,让乘客享受高额补贴优惠,以达到抢市场的目的。
对于滴滴打出的第一枪,霍利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这套把戏?
老手段了,一点不希奇。
表面上看着是平台降低了抽成,司机好像赚了。
以前一百块要抽二三十,现在只抽十块。
实际上平台抽的更狠,补贴客户的费用也是从司机的报酬中来的。
一百块的单,有时候可能会抽掉二三十补贴乘客,在加上平台十块的佣金,现在只能拿到60块钱左右。
赚的更少。
司机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但是打起来了,单量增多了,每天跑的单数在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收入,那口气就暂时咽下去了。
霍利不会让易速出行这么打。
刚刚完成融资,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谁给你两玩套路,易速要做的是全面渗透一二线城市的市场。
在打出“单日百万单”口号的同时,易速出行加大了补贴力度。
推出“半价打车”和“零元打车”活动。
补贴费用没有从司机身上割韭菜。
任然维持着年前启动的“白跑计划”。
加入易速出行的专职司机,只要完成“白跑计划”的指标,同样享受平台零佣金的福利计划。
相当于两头烧钱。
线上以乘客为中心裂变,线下以司机为中心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