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ad-slot="6549521856"</ins
荊軻01
第一個【小鳥依人】其實是一個典故, 出自唐時太宗李世民t一朝。
是說在唐代初年,褚遂良官至谏議大夫,負責記錄帝王的言行, 後來皇帝評論此人,說他每時每刻的跟在我身邊,一如飛鳥依人。
起初這個詞流傳下來, 被用來比拟臣子與帝王之間的情誼,隐含有下位者對上位者的追逐依附之意。後來逐漸演化成“小鳥依人”, 多用來形容女孩兒或小孩兒嬌小可愛的樣子。
系統把這個注釋讀了一遍又一遍,突然覺得林久選擇這個成就好像也挺合理。
首先林久是個女孩兒, 就算她不太像是個女孩兒,但客觀來說她确實是個女孩兒。
但是問題來了, 盡管她确實是個女孩兒,然而她實在是不太像那種正常女孩兒。
系統試圖想象了一下林久依偎着嬴政的樣子, 禁不住倒吸一口冷氣,繼而像是撞鬼了一樣瘋狂搖頭。
他動作太大了,林久也被吸引了注意力,困惑的問他, “你這是,在拜佛嗎?”
系統冷靜道,“沒什麽,只是想到了一些不太幹淨的東西。”
繼續思考。
也可能是讓嬴政反過來依偎林久, 畢竟嬴政現在的年紀,說是個小孩兒也沒問題, 硬要說是小鳥依人也沒問題?
這個畫面想想好像也是有點魔幻, 但至少比林久依偎嬴政要好接受了那麽一點、點點。
系統猶猶豫豫的想。
第二個【如膠似漆】,同樣是一個典故, 出自史記,意思是指像膠和漆那樣黏結,不可分割。
從誕生開始就被用來形容男女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指向明确,不存在任何的歧義,同樣不存在任何模糊的餘地。
簡單來說就是不結婚很難收場。
第三個【纏綿缱倦】,出自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後對飲對唱,纏綿缱倦。”意指長久糾纏不分離。
表面上來看【纏綿缱倦】這似乎是三個之中最容易打出來的成就,然而——系統在想——長久纏綿不分離,這七個字念在嘴裏,有一種生前身後相随如一的決絕意味。
生同衾,死同穴。
可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林久注定會離開這個世界,她是已死之人,留下來的一片殘魂注定永久漂泊,路過千萬種風景,終于不能停留。
系統腦子裏隐隐有預感,大概七國歸一的那一天,就是林久離開的時候。命中注定她是過客,不是歸人,照現在的進度來看,這個離開的時限并不很長,而且正在無限的逼近。
嬴政已經是個短命的人,而林久甚至等不到嬴政壽盡之年,又何談生前和死後的纏綿缱倦。
不,好像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系統腦子裏忽然蹦出來一個大膽的猜測。
如果,如果林久選擇在離開的那一天殺死嬴政,那以這個世界的規則來解讀,“林久”是死人,“嬴政”也是死人,死生相随,盡管是被迫的死生相随,何嘗不也是一種纏綿缱倦。
但是這也太離譜了!
系統試圖傻笑兩聲忘掉這個不切實際的猜測,三秒鐘之後,他驚恐的意識到他笑不出來。
如果是林久,或者說,因為是林久,這個離譜的猜測突然又顯得靠譜了起來,合情合理,并且天衣無縫。
系統忽然想起一件事。
此時距離趙國國都淪陷已經過去了很多天,秦國滅韓破趙的攻勢如同雷霆閃電一般,殘暴的攻伐盡管止步于韓、趙兩國,然而雷聲電影早已經在此過程之中席卷天下。
七國之中餘下的四國面對黑色暴秦的威勢,莫不顯得惶恐不安。
秦國新君嬴政的名字,也随之響徹天下。
但是嬴政目前并沒有流露出再對外擴大征戰的意思,兩度滅國之戰已經足夠他在秦國內外樹立起足夠的。
有了足夠的之後,再加上【始皇嬴政】的記憶,他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系統不太清楚他具體在幹什麽,因為林久對此漠不關心。
只能隐隐約約的察覺到一些蛛絲馬跡,譬如近來聽到的關于華陽太後、長安君嬴成蟜、太後趙姬的消息,愈加的稀少,似乎這些人忽然變得銷聲匿跡。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林久沒有關注過的東西,當然是不重要的。
于是在這些雜亂的事項中,此時鹹陽城中,唯一得到過林久短暫關注的那個人,就顯得如此的突出,簡直突出得像是流水之中唯一一塊黑色的礁石。
李斯。
從趙國回來之後,林久曾經短暫的關注過他一段時間,于是系統知道李斯在偷偷摸摸的寫一本書,或許不應該稱之為書,因為李斯顯然沒有給這本書取名字的意思,說是手記還更貼切些。
事實上,他寫得猶猶豫豫,躲躲藏藏,很多時刻都像是突然下定決心要把已經寫下來的部分焚毀,可是往往在猶豫片刻之後,又頹然放下來繼續書寫。
系統簡直要有點可憐李斯了,他大概能理解李斯的躊躇和躲藏,因為那本手記裏記載的東西實在有點禁忌和大膽了——李斯在其中記錄了此次跟随秦王滅趙的見聞,他甚至不敢使用真實的名字,而選擇了化名子其。
在這本手記中,他寫下了私下對女君和鳳凰的一些猜測,其中最重要也最不能見人的一點,他懷疑嬴政與女君簽訂了不為人所知的盟約,進而懷疑女君以國君的屍體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