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躬身。
朱桢欣慰的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采访稿写的太好了,我很满意,你表现不错,父皇都会看在眼里的。”
解缙眼睛一亮,激动点头。
“多谢王爷,这都多亏了王爷的提拔。”
其余人面面相觑,心中略有不满。
这终稿里面他们也有份啊!
王爷怎么只看见了解缙那个狂小子!
杨寓也看到了其他人眼中的微微不喜,这个情况他早有预料。
解缙虽然才华斐然,但性子不太讨喜,他只对自己钦佩之人面善,对其他人都是一副鼻孔朝天的傲慢模样。
杨寓也说过他几句,他收敛了几分,要不然这些人就不只是不喜了,估计是憎恨。
朱桢可以说是对这份初稿非常满意,他冲着人群微笑点头。
“大家都做的很不错,看来这次征集到的都是优秀人士,本王很欣慰,希望大家以后可以更加努力,大明百姓的未来就握在你们的笔杆中!”
朱桢热血的给所有人画了一个大饼,让大家都热血沸腾,信心十足,连带着对解缙的那点子意见也消失殆尽了。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大家可以放班回家了。”
朱桢与众人告别,然后带着最终稿,来到奉天殿。
此时,奉天殿内。
蒋瓛正在汇报自己跟朱桢去晋宁县的一切经过。
朱元璋听了,摸着胡子称赞。
“老六总是如此镇定,不为虚言所惑,蒋瓛,你还是太急躁了,日后跟着老六可得多学学!”
蒋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是,微臣知错了。”
朱桢走进来,看到蒋瓛在此,丝毫不意外。
他躬身行礼,“参见父皇。”
朱元璋笑着点头,“起来吧,这么晚了,你来又有什么要事?”
这小子每次来找自己,都有好事,老朱很是期待。
朱桢扬眉,把手中的最终稿递了上去。
“父皇,儿臣来给您瞧瞧下一刊报纸,稿子已经写的差不多了,请您过目。”
朱元璋眼睛一亮,第一次报纸取得的巨大成效,满朝皆知,他也十分震撼。
虽然一早想到了这报纸会有很不错的效果,但亲眼看到了还是非常激动。
他连忙接了过来,“好好好,让咱仔细瞧瞧,这可是好东西啊!”
他接过报纸在上面仔细阅读,很快,就被那一段特殊的采访给惊艳到了。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记者采访?”
朱桢淡笑点头,“是的,写这份采访稿的是一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解缙,他稿子写的非常好。”
朱元璋拍着桌面惊叹,“稿子是很不错,这解缙是个人才,不过最让咱惊艳的还得是你啊老六,这采访的主意是如何想出来的,太妙了!”
通过这个采访稿,他完全明白了这次银行和邮政对百姓的影响,看着大家都在称赞,他也能知道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这绝对是个掌握民心的好东西!
朱桢微微一笑,就知道老朱会激动。
“父皇,您看稿子如何,如果可以的话,明日正好是发行日了。”
距离上次发行已经过去了一周,也差不多到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