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进入蜀州(1 / 2)

左灵进蜀州没别的目的,她就是馋,来囤货的。</p>

钱不富裕的时候,没想来。</p>

突降横财,想到腊肠、腊肉、腊猪蹄、腊排骨、腊口条、腊猪耳、腊鸡、腊鸭、腊鱼……口水就直往外冒。</p>

腊味吃不够,让她一辈子吃腊味,都吃不腻。</p>

除了腊味,蜀州境内随便一家小店,普普通通一碗面条,味道都与别的省份不同。</p>

左灵天生馋货,兜里有了钱,哪里忍得住。</p>

一进蜀州地界,她不往大城市去,专找小山村。</p>

正是做腊味儿的季节,到处飘着燃烧松枝的味道。</p>

找个腿勤嘴勤的村人,给他200块钱,告诉他,她是来收腊货的。</p>

外头收7、8十的,她收100,120。外头收100的,她收150。</p>

蜀地山多林密,耕地少,村人虽不缺吃穿,兜里却不富裕,有此等好事,应承得极快。</p>

村人知道来收腊货的了,价又给得高。腊货不难做,勤快些,很快就能做一批。</p>

家门口就能挣钱的买卖,当然不能错过。</p>

左灵将厢货停在僻静无监控的地方,很快就收到2000多斤腊货。</p>

如此反复,腊货一项上,囤货十五六吨,花了400多万。</p>

某日,左灵在乡间小馆吃肠粉,听到一则消息。</p>

“老霍家倒霉,咋摊上这事了呢。”</p>

“我看啊,是有人得了红眼病,嫉妒老霍家生意好,做的手脚。”</p>

“我看也是,老霍家的席面,十里八乡谁不知道。婚丧嫁娶,哪村没请过霍家。”</p>

“完了,闹出人命了,老霍家的买卖干不下去了。”</p>

“别瞎说,警察正调查呢,霍家好好的,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p>

……</p>

听了半天,左灵听明白了,霍家是承办婚丧嫁娶席面的。</p>

蜀人擅烹饪,随便一个村妇就能整治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席面。</p>

霍家能在擅烹饪的蜀人里头拔尖,定有过人之处。</p>

半月前,霍家承办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席间吃吐了好几十号人,还死了俩。</p>

名声、生意全毁了。</p>

跟食客们打听清楚霍家在哪,左灵直接找上门。</p>

左灵到时,霍家愁云惨淡。</p>

霍家一家之主老霍头,正蹲在院子里头抽着烟袋锅子吞云吐雾。</p>

满院子的愁绪,散都散不出去。</p>

有客上门,霍家不喜反惊,一院子人话都不会说了。</p>

瞪着左灵,不知是来找茬的,还是要赔偿的。</p>

拍出1万块钱,左灵道:</p>

“听说霍老爷子烹饪手艺高超,我慕名而来。”</p>

老霍头僵僵地站在原地,嘴唇哆嗦,烟袋锅子也哆嗦。</p>

出事后,大儿子主动替老霍头顶缸,现在还关在警察局呢。</p>

事情没查清楚前,霍家人不得出镇子。</p>

嗫嚅半天,问道:“姑……姑娘,何意?”</p>

“吃饭啊,吃得好,我订三日席面。听说霍家最大的席面接过100桌的。我减点,别太累了,80桌吧,每桌4000块钱标准。”</p>

每桌4000块钱!哪怕在城里,4000块钱的标准也不低了,何况在乡下。</p>

乡下多是1000块钱打底,2000块钱,算是富裕人家了。</p>

说到做饭,老霍头神智回归,一家之主的气质出来了,敲敲烟袋锅子:</p>

“姑娘听说我霍家的事了吧。”</p>

左灵点头:“听说了,正是听说了,我才来的。”</p>

老霍头一脸莫名,听说了,还敢来,不怕吃出人命吗?</p>

左灵笑容温和:</p>

“霍家做席面多年,从未出过差错,怎会突然出那么大纰漏?我相信霍老爷子不会自砸招牌。不是出在水上,就是出在佐料上,必有人捣鬼无疑。”</p>

老霍头眼眶微红,出事后,他成宿成宿睡不着觉,冷嘲热讽听得多了。</p>

有人愿意相信他,像是给他注入了生命力般活了过来。</p>

张张嘴,半天,说道:“姑娘随意坐,饭一会儿就好。”</p>

霍家庭院修得不错,前后两进,每进五间阔亮的青砖瓦房,两侧各有三间厢房。</p>

每进院子,都有3分菜园子。</p>

左灵进的是前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