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后</p>
大理寺卿王大人就亲自带着书记官上门询问月儿。</p>
偏厅内</p>
王大人坐在下首,抬眼看了看坐在主位的段灼和月儿,垂眸叹了口气,吞了吞口水。</p>
心中嘀咕:这实在没有个审问的样子啊,此案真凶直指裕王妃,裕王又当场将人带走,执意包庇。这可如何是好?</p>
王大人清了清喉咙,向段灼拱手道:“裕王殿下对此案可有头绪?”</p>
段灼端起茶杯,用杯盖轻轻划了划茶水上漂浮的茶叶,慵懒说道:“本王不便表态,王大人做主便是。”</p>
“咳...是...”</p>
王大人额上沁出薄薄一层汗水,抬起衣袖擦了擦。</p>
“敢问王妃,当时塔内除了您和死者文大人,还有何人?”</p>
月儿认真作答:“我并未看到其他人。”</p>
“那可有人作证?”</p>
月儿神情沮丧,“无人作证。”</p>
“王妃出行,定有侍女随从,您为何会独自一人去那荒塔之中呢?”</p>
月儿叹了口气:“我让侍女们自去玩耍了,我嫌那里人多吵闹,便去了清净的后山,无意看见那古塔就随便进去逛逛。”</p>
“那您的金钗是何时?何地丢失的呢?”</p>
“我不知道…丢失的时候并未发现,我是看到插在死者身上才发现丢失的。”</p>
“这…”</p>
………………</p>
王大人将当时塔内情况仔细问过,月儿也毫无保留,一一作答。询问过后,书记官俱已记录在案。</p>
段灼转头对月儿说道:“你也累了,先回去歇着吧。”</p>
月儿点点头,便出了偏厅。</p>
王大人向段灼道:“裕王殿下,恕下官直言,案发当场,人赃并获,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桩桩件件都对王妃极为不利啊,若是殿下执意包庇,恐惹民怨啊。”</p>
段灼抬眸看他,“那依王大人看,该如何?”</p>
王大人连忙开口:“殿下此时应顾全大局,大义灭亲才是啊,王妃如今沾上了杀人的案子,就算不是真凶,可人言可畏,日后也难免受人诟病,连带着殿下也要遭人非议,到时恐怕靖州不稳啊。有些话,下官本不该说,可下官为了殿下,不得不犯颜直谏,王妃可以再选,可清誉一旦没了,可就再难得民心啊...”</p>
“王大人。” 段灼沉声打断他的话。</p>
王大人停止了絮叨,抬头看向段灼,见他脸色阴沉,不禁停了口舌。</p>
“王大人有这些时间在此浪费口舌,不如赶快回去捉拿真凶,若是抓不到真凶,这大理寺卿的位置想必也不能胜任了,那王大人便提早告老还乡吧。”</p>
“...殿下...”</p>
王大人张口结舌,愣在原地。</p>
“七日。”</p>
“什么?”</p>
“限你七日内将真凶捉拿归案,否则,便自行辞官吧。”</p>
段灼端起旁边的茶杯,抿了一口。</p>
王大人急道:“殿下!七日未免有些…”</p>
段灼悠然出声:“今日,便是第一日。”</p>
王大人脸色大变,连忙拱手告辞,急匆匆跑出府去。</p>
段灼朝他跑去的背影冷冷瞥了一眼,放下了茶杯。</p>
“云五。”</p>
“在。”</p>
“去查查那死者近年来的行踪,最近与何人接触。”</p>
“是。”</p>
云五立刻转身出了偏厅,带着手下几个侍卫出去。</p>
主屋中</p>
月儿临窗而坐,细细回忆着今日的情景。</p>
当时她吓得脑中一片混乱,根本没来得及细细查看,为何会突然出现那么多人?</p>
恐怕,凶手就在当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