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婚期,大家都和乐融融,倒是没再生出事端。</p>
大婚当日,一早,唐芜睡得迷迷糊糊便被众人叫醒拉着去更衣、沐浴、上妆。</p>
唐芜皮肤底子还是不错的,只可惜脸上有那胎记,不然真真是倾城美人一个。</p>
见此唐芜亲自拿过那眉笔描起来,点上红色唇脂,细细的在胎记之上画起来……</p>
良久,在那红纱帐缠绵的梳妆台前,一方葵形铜镜衬映出人儿的倒影,凤冠霞帔,红唇皓齿,纤腰犹如紧束的绢带,十指好似鲜嫩的葱尖。脸侧一朵红花更添美艳!</p>
众人皆惊艳,竟有些看呆了!</p>
给她梳妆的是定国府安老夫人,是上有老,下有子孙的幸福人,人格、道德和学行等各方面毫无瑕疵的十全老人。</p>
这安老夫人也曾得唐芜生母李华年救治,生死一线强求回来的命,自是感恩戴德一般。在得知唐芜大婚,早早便答应要来给唐芜梳妆。</p>
只见唐芜端坐于铜镜前,安老夫人一脸慈爱,如同自己亲孙女出嫁一般,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p>
安老夫人望着镜中的人儿,一脸慈祥,不无感叹道:“孩子,你是个有福之人。”</p>
闻言,唐芜面露恭敬,莞尔,两人相视一笑,“多谢老夫人夸赞!”</p>
听着外面欢声笑语不断,唐芜亦憧憬着未来:慕君珩,我来嫁你了。</p>
敲锣打鼓声渐近,鞭炮声响起。</p>
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新郎官来咯!”</p>
随着娇红似血的红盖头缓缓落下,遮去唐芜的视线,目中只余衣摆下那双绣有并蒂莲开的红色绣鞋。</p>
任由旁人搀扶着自己,一步步走出房门,盖头下是如行云流水般地喜服裙摆一起一浮,轻轻滑动过同样崭新喜气的大红地毯。</p>
只听喜娘一声:“新郎先行。”</p>
就知慕君珩已经近在咫尺,她的心儿怦怦跳的不能自已。隔着头纱也能感觉到旁边人的高大,与那清冽的气息。</p>
唐芜竟感觉一切都有些不真切,仿若回到上一世初见。</p>
相国府同时出嫁两个女儿,可谓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p>
随着鼓乐声的接近,在众人搀扶下来到前厅。至亲高坐,唐芜与慕君珩轻跪软垫之上,向双亲拜别。</p>
唐宁虽说是侧妃,但是太子给予她正妃一切礼数,给足她脸面。</p>
唐正磊望着两个同时嫁出去的女儿,心生感慨,而唐芜即将嫁去北地,心中更是有些动容。</p>
因着太子位份大,所以即使唐宁是妹妹也只能让她先出门,唐芜和慕君珩随后。浩浩荡荡的两支迎亲队伍,在京都显得十分壮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