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给我说,开斋节那天,姨妈喊小姨过去帮她炸油香,姨妈已经七十岁了,腰酸腿疼的,炸油饼对她来说是个大工程,一个人已经不能胜任了。我问小姨,那姨妈的儿媳呢?不过去帮姨妈吗?或者表姐(姨妈的女儿不过去吗?小姨说“吃的时候有人呢?干的时候没人。”
姨妈的儿媳说她在上班,可谁也不知道她在那里上班,大概是这里干两天不合意就不干了,那里干两天还是不合意,干来干去也没个固定的地方。三表姐在上班,连休息都没有,哪有时间来帮姨妈炸油饼呢?大表姐在领孙子,不到一岁的小孩,顽皮的很,也帮不了姨妈,姨妈能求助的只有小姨。
小姨的心情也不是很好,她的坏心情来源于她的小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大家紧张的不得了,都在奋战,期望考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她的儿子突然就不去学校了,她儿子说‘学校吵的很,老师也不管。’
这一下把小姨气个半死,刚上高中,他在学校住了几个月就不住了,说宿舍太吵了,太脏了,吃不好,跟同学关系不和睦。于是就回家住,夏天骑电动车上学,冬天打的上学。上学期间他常常迟到,时间久了老师也懒得说了。
他上高中三年,正是疫情比较严重的三年,时不时的就被封在家里了,高三这年,加上假期封了将近五个月。这五个月把他彻底封懒了,封废了。课程不按时听,作业不按时写,渐渐的什么都听不懂了。
开学后,他上课感觉在听天书,听不懂也就没心思听了,疫情期间他已经习惯了每天睡到自然醒,开学了要每天要早起。这让他受不了。虽然小姨已经答应他每天可以打的去上学,可依然无法让他早起。待在家里多舒服啊!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和零食。温暖的床可比硬板凳强多了。
他给小姨说他在家里学,高考他参加。他刚开始在家的时候,小姨感觉要气疯了,因为着急耳朵都穿孔了。在家里他刚开始还去老师家里补补课,补了几天也懒得去了。每天晚上他抱着手机不知几点睡,每天早晨十点多了他还没起床。
小姨请了几拔人来劝他,先是她的姑姑祖母和表姐来劝她。这些人来的时候,他躲在自己的屋子里,把门锁着不出来。不知是因为羞的,还是要故作声势。他的表姐是老师,自认对学生是比较了解的,敲了好久的门他终于开了。
也不知他跟他的表姐说了些什么,他的表姐出来后对小姨说‘舅妈,在家里学也不是不可以的,只要他学在那里都可以的。’他的祖母只是叹气,心里想着儿子走了,孙子也不争气。她的姑姑什么都没说,在她看来这个孩子就是欠打。
后来小姨又给自己的大儿子说了小儿子不上学的事情,想让大儿子回来打一顿或者吓唬吓唬,大儿子却说‘不必管他,也不必让上了,直接让打工去。’
亲戚听说表弟在这关键的时刻不上学了,就说“都是小姨惯的,生生把个孩子惯成了精,小时候做好了米饭,表弟说要吃面,小姨就给他一个人重新再做面,买了水果和肉自己不吃,看着儿子一个人吃,做的面里有肉,儿子说不吃肉,她就给一块一块的拣。自己一年也不打个的,却让儿子天天上学打的,别人家的孩子能住校,你的儿子就不能住。还说给儿子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住,你的儿子是皇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