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爱因斯坦大大发展了相对性原理,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空间,同样不存在绝对同一的时间,所有时间和空间都是和运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任何一个参照系和坐标系,都只有属于这个参照系和坐标系的空间和时间。
对于一切惯性系,运用该参照系的空间和时间所表达的物理规律,它们的形式都是相同的,这就是相对性原理,严格地说是狭义的相对性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没有讨论将光速不变作为基本原理的根据,他提出光速不变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是从电磁理论和相对性原理的要求而提出来的。
……
这篇论文发表之后,并没有立即引起很大的反响。
但是新晋诺贝尔奖得主赫兹和特斯拉,都对爱因斯坦的论文保持了关注,他们认为爱因斯坦的工作可以与哥白尼相媲美。
而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因为特斯拉和赫兹的言论关注到了爱因斯坦的论文。
看过之后,他立刻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讨论爱因斯坦的论文,并极力赞同赫兹博士和特斯拉教授的观点。
由于赫兹、特斯拉和普朗克的推动,相对论很快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课题,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注意。
……
195年1月份,石锦堂委员长开始在英国的《泰晤士报》上发表了系列文章,《我观<相对论>》。
这些系列文章乃是一种科普向的文章,但是撰稿人必须得对物理学以及量子力学都了解,并需要拥有较为深厚的科学素养,才能把高深的理论表达的深入浅出,让大多数人都能看懂。
别人或许不能,但是出身up主的石锦堂,这种事简直是信手拈来,小菜一碟。
一时之间,石委员长的科普文章简直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更加火爆。
爱因斯坦也顺势在媒体上表示,他之所以能够写出《相对论》,主要的灵感就来自石委员长的启发。
……
这样一个治国能力强大,且科学素养也同样强大的政治家,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追捧。
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对准了石锦堂委员长,希望能够采访这位出身清国但是却在南非创造出奇迹的政治家。
但是石委员长对此表达了谢绝,他表示自己只想好好治理国家。
不过他在媒体上呼吁,若是有科学家科研项目上缺乏研究资金的可以来南华。
只要通过评估,即可获得南华国科学基金的投资。
此宣言一出,迅速在欧洲科研界引发了轰动。
在诺贝尔奖颁奖礼之后,若是只有少数人想要前往南华寻求帮助的话。
那在石委员长发表了科普文章后并发布了投资公告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纷纷涌往南非。
他们试图从石勋爵这里获得指点或者同石勋爵搭上关系,以此来带动他们的名气。
南华文教部的工作人员登时感受到了压力,前来南非询问咨询的科学团队越来越多,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科学鉴赏力。
无奈之下刘家照部长只能亲自出马,延请赫兹博士、特斯拉教授以及爱因斯坦教授组成南华科学评鉴专家团。
他们这个评鉴团专门评估科学项目的科技潜力,以及研究方向。
做了评比目录后再交由石委员长过目。
石锦堂在科学项目目录上很快就挖掘到了一些新项目,比如“航空铝”以及“不锈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