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会这一个英语单词,两人又大眼瞪小眼的耗了一会,华人管事过来,帮着他们做了翻译,肖芒才明白对方的意思。
等到他们这些人都收拾停当,运动员们纷纷登上马车,一长溜的车队向着橘林地区的溧原区首府进发。
这次旅程的前半段会十分枯燥,因为他们走陆路经过的大都是纳米布地区的荒漠地区,路上除了无尽的荒地外也就剩下牧民放牧的牛羊能够欣赏了。
路上,那些白人选手会高兴的唱歌,甚至会还会放肆的说着笑话。
看到被监管的黑人土著时,白人选手们会夸张的大声咒骂他们,并会说出粗俗的话语,甚至会对着他们露出白屁股以此嘲笑他们。
车上的华人管事大多会无视这样的行为,只要这些白人不对华人做这样的事情就不会管。
而华人选手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的,偶尔说几句话也不会持续太久。
看到白人队友露屁股的行为,他们只会觉得这些家伙太过幼稚。
不过穿过了荒漠地区进入橘林地区后,选手们慢慢感受到了水资源对土地的重要作用。
明明是没有任何物理间隔,但水利工程到达的地区就会出现良田成顷,人们繁忙的景象。
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忙碌的人们,不是在除草就是在修建沟渠。
甚至还能看到大批的黑人劳工,在华人的带领下改造田亩。
这边遇到的华人头领甚少责罚黑人劳工,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耐心教授。
而之前在纳米布地区遇到的白人监工,基本上没有这么耐心的时候,大多采用粗暴的方式对待黑人劳工。
两相对比,双方的工作效率不成正比。
白人选手们到了橘林地区后也消停了许多,他们对于眼前大片大片的田亩,以及黑人劳工和华人头领间和睦相处的场景有些不太适应。
华人选手们则开始不断点评路上遇到的田亩,哪些整饬的十分到位,哪些还有改进的空间,
等车队到了溧原区首府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底了。
这一路行来,体育选手们感触颇深。
一个是南华公司各地的发展进度不一致,另外就是两个地区内的黑人土著生存境况的差异。
越是落后的地区,对待黑人劳工的态度就越恶劣。
越是集约化程度深,产业发展快的地区,对待黑人劳工的态度就越好。
这里面的原因很深刻,这些体育选手们不一定能看出来,欧阳庚却是深有体会。
不过现在不是发表感想的时候,欧阳庚带着手下的体育选手从东、西格里夸兰两地间的十四溪渡口过河(奥兰治河。
在橘林地区没有建立之前,十四溪渡口只是一个普通渡口。
但是南华公司在新橘镇(今南非库鲁曼镇设立服装厂后,几方的商贸火爆起来,也间接带动了十四溪渡口的发展。
南华公司在河的北侧,设立了一条三十多米的趸船,充当上货码头以及旅客上下船的码头。
在这趸船下面,平时会有许多小型船艇过来交接货,不用过境能够节省大量时间。
欧阳庚连同手下的体育代表团登上趸船后,对岸很快就划来了一艘木质渡船。
过了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