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本来就心动的人更激动了,而起了心思的人也更多了。</p>
可也并非所有人都看好女官之事,有那想突破的一派自然也有保守的一派,人的思想并无定性。</p>
赵蕙兰就站在门外听父母大吵了一架。</p>
因为父亲同意了让她去参加科举,而母亲从一开始就在反对。</p>
至于原因......或许母亲是有点像外祖父的吧,外祖父就是如此迂腐古板,冷漠无情的性格,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遵循儒家礼教的君子。</p>
赵蕙兰喜欢外祖父的博学多识,为官的清廉,以及对妻子的忠贞。</p>
大周纳妾成风,为官者,富贵者都以姬妾的数量来彰显自己,她的父亲也是如此。</p>
当初父亲被贬岭南之地做官,家眷不得随,可是姬妾可以,所以母亲给他纳了两个妾。</p>
虽然大家都这样做,似乎没什么不对,但赵蕙兰依旧感到不舒服。</p>
她喜欢外祖母和外祖父那般只有彼此的家庭。</p>
可外祖母却并不感到开心,而是终日惶恐不安,再加上多年无所出,便做主给外祖父纳妾,最后是以外祖父拒绝且斥责结束。</p>
母亲也是后来与其幼弟一起被过继过去的。</p>
她喜欢对外祖母爱重如此的外祖父,喜欢一生清正廉洁的外祖父,却也对外祖父的刻板与守礼感到窒息。</p>
曾经她也觉得这是正确的,可就像是鸟儿一直待在笼子里,只以为笼子便是整个天地一样。</p>
困而不自知。</p>
幸而的是不管是自家还是外祖家,都推崇女儿家要读书以明礼,也因此即使她未曾真正在外领略过天地,却从书中窥过一角,野望由此而生。</p>
“大姐姐。”抱着书过来的少年乖乖的朝赵蕙兰行礼,正是赵家的庶子赵实。</p>
“父亲和母亲有事,你若想请教,便改日再来吧。”现在进去,倒是会惹了父母的不快。</p>
赵实也压低了声音道,“那,那我可以向大姐姐请教吗?”</p>
赵蕙兰讶异的看了赵实一眼,不知道这个素来和她没什么交情的庶弟怎么会突然来请教她。</p>
赵家重礼,且还是有些刻板的礼,也因此她作为嫡女与家中兄弟,不管是嫡出的还是庶出的,感情都不深。</p>
而那日对谢宁的无礼之举着实是赵母气疯了,再加上对下人管训不到位,以至于如此怠慢。</p>
也是那段时间母女俩刺的厉害,让赵母对处于中心的谢宁产生了不喜,认为是谢宁蛊惑了赵蕙兰,所以就不想见她,那些下人自然就会跟风行事。</p>
后来赵父也发卖了那些个下人,然后亲自带着赵母去谢府登门致歉。</p>
谢家虽然表面上没再说些什么,但两家到底还是疏远了,谢望之不会因为他与赵承然是好友就那么轻易的把谢宁被怠慢的事略过继续和赵家友好往来。</p>
他家的两个孩子,很不必去受那些委屈。</p>
赵母若是真的无意,那下人又怎会如此行事?不过是讨好主人家罢了,后宅不宁,又管不住府中下人,不宜交往过深。</p>
除此外他也有自己的考量,赵承然本人是不错,俩人也是多年的好友,可随着经年的宦海沉浮,谢望之对彼此所站的位置看的清楚。</p>
赵承然是属于对新法全盘否定的那一派,而谢望之则是保持中立的,他赞成新法中好的部分,像那些有弊端的部分他也是反对的。</p>
所以两人着实不好走的太近,借着此事疏远倒是刚好。</p>
这些赵蕙兰都不知道,不过她也看得出来两家的来往少了一点,当然,这些都不妨碍她与谢宁交往。</p>
也或许是年纪还小,她想的没这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