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倭人有大炮(1 / 2)

岛津家久的命令一发出,居城里就开始启动国时法令:武士们全部携带武器,前往将军的帐下报到。</p>

平民中的成年男子,也携带武器往军营,他们组成的普通士兵,称为“足轻”,跟在武士们的后面,凑凑人数,打打顺风仗。</p>

他们的武器很简陋,很多人用的是竹枪,甚至锄头镰刀,好歹是件铁器。</p>

岛津家久非常自信,因为萨摩藩的“居城”,是新建成的,有高大坚固的城墙,还有两门红夷大炮,是花大价钱从大明海商那里购来的。</p>

桦山久高再次被任命为大将,负责守卫居城,消灭“入侵”的大明军队。</p>

“大人放心,”桦山久高接过象征军权的将军佩剑,自信满满地说道,“我萨摩藩的武士,定要将来犯的大明军队,全歼在鹿儿岛,让他们有来无回!”</p>

他又对在座的各位官员说道:“诸位且煮上青酒,等本将取了大明军官的首级,献与大人和诸位佐酒。”</p>

众人纷纷举杯,闹嚷嚷地喊:“祝桦山将军凯旋!”</p>

岛津家久也站了起来,亲自斟满三碗酒,为他壮行。</p>

桦山久高一口气将三大碗青酒饮尽,倭国是个物资贫瘠的国家,虽然是一藩之主,酒也是奢侈品,不能浪费。</p>

所以,三碗酒,桦山久高一滴不剩,全都喝了下去,不像国产影视剧里那些人,全都倒在嘴外面了,他一滴也没滴到衣襟上。</p>

岛津家久的“居城”,在一处山脚下,周围还有一圈壕沟,大门口修有“箭塔”,这种居城,是倭国比较先进的城池,从外形看来,完全是照搬大明城池的造型。</p>

居城周围,是家臣们的屋敷,再边上是农民们的房屋,这些地方,被称为城下町。</p>

桦山久高的自信,来源于岛主花了五年时间建起来的一圈城墙,这圈城墙,把居城和城下町全都围了起来,这样的城池,在全倭国,也找不出几座来。</p>

最关键的是,城门外正对着海面的方向,安放着两尊大铁炮,大铁炮的两侧,还有近千名手握铁炮(火绳枪)的武士。</p>

另外,城墙上还站满了手握武士刀的武士,足有上千人,萨摩藩凭借这样强悍的武力,在刚刚结束的战国时代,一直是倭国的强藩。</p>

与此同时,海面上,秉哲、王衍爵、俞咨皋三人,各自拿着望远镜,向岛上了望。</p>

“倭人居然把城池,修建在离海边这么近的地方?”俞咨皋不敢置信,自言自语地嘀咕着。</p>

“这是没受到过西方人的炮击呢,”王衍爵望着离海岸线不到六十丈的城墙,想起舜华说过的一句话,“战争是最好的教材,等这一仗打完,全倭国的城池,都会远离海岸线。”</p>

秉哲在望远镜里,看到的城墙让他有些吃惊,这让见惯了北京城高大城墙的他,有点蒙:“这……这城墙,怕只有北京城一半的高度吧?”</p>

李旦被叫来问话,俞咨皋问他:“岸上萨摩藩的城墙,有多高多厚?”</p>

李旦一个商人,又不是专业的侦察员,哪里回答得上?</p>

秉哲换一种方式问他:“城门洞子有多深?”</p>

“三丈左右,”这下李旦懂了,立即回答道,“高两丈左右。”</p>

“这么厚的城墙,挖墙埋炸药包显然不行,还得用车推进城门洞里……”</p>

俞咨皋的话还没说完,就听秉哲举着望远镜提醒道:“城墙上有两门炮。”</p>

俞咨皋和王衍爵闻言,都把望远镜对准大门上方的城墙,果然看见相隔三丈远的两边,安放着两门铁炮。</p>

“看那样子,不是红夷大炮,倒有点像小一号的佛朗机炮。”俞咨皋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