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矩麻溜儿地派人去了,不一会,秉哲来到御书房,参见完毕,万历帝把孙府尹安置城外难民的方案递给他:“这是孙府尹的安置方案,袁爱卿有何看法?”</p>
秉哲第一次单独奏对,还有点紧张,他恭敬地接过折子,一目十行地看完,便低头说道:“回陛下,臣对城外难民的安置,与孙府尹的想法有点差异。”</p>
万历帝来了兴趣,直直地望向他,他发现,袁家兄弟和王衍爵,看折子都一目十行,却能记住最关键的内容,难道他们家人有什么特殊技能?</p>
“臣以为,孙府尹的方案,治标不治本,这些难民,都是来自灾区的灾民,今年本来就没有收获,送回去,没有粮食还是留不住。</p>
所以,臣想,与其花钱把他们送回去,不如用这笔钱,改为以工代赈的工钱,让他们有工做,有饭吃,同时,还能减少劳役的征发,减轻地方官府赈济的压力。”</p>
万历帝兴致更高了,他从御案上踱下来,对跪在地上的秉哲说:“起来说话,仔细说说,你准备让他们做什么?”</p>
秉哲爬起来,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缓缓地说:“臣是南方人,对京城街道的脏、乱、差,非常不习惯,无论何时,只要到街上走一趟,回来后无不是满身的尘土。</p>
臣就想,要是能把这街道整治整治,让它干净一点,人们生活在这里,是不是会舒服一些?</p>
刚才看了难民安置方案,臣就在想,既然都是花钱,何不让难民们来清理街道?用劳动来换取食物?</p>
人都有依赖之心,陛下这次给了钱,他们拿着钱走了,下次没钱了,一定会跑回来,看看官府会不会继续发钱。</p>
所以臣觉得,赶走不是办法,让他们生存下去,到明年春天,再送他们回去把地种上,到了夏天秋天,收了粮食,这些人才能稳定下来。”</p>
万历帝点点头,这袁爱卿,与他想到一块儿去了。</p>
“如果让袁爱卿来主理这件事,你准备怎么整治?要知道,北京 城有上百万人,内城和外城的街道加起来,不下两百条,整治起来,是项大工程呐。”</p>
“陛下说得对,环境整治是一项大工程,要求京城人人都参与,区区几千难民,只能扫扫街道而已,各各坊市,各家庭院的整治,还要靠广大市民的参与。</p>
臣只有一点浅见,臣请回去整理一份可执行的方案,再呈给陛下御览吧?”</p>
万历帝没想到,这年轻人真有想法,用几千难民,就想整治京城的环境,要知道,人一多,环境自然就差了,何况是上百万人生活在一座城里,人踏马踩的,能好得了?</p>
不是没有臣子看到问题,相反,很多人看到了问题,也提出过很多整治方案,最后都不了了之,原因无它,人太多,整治起来麻烦,扫一次大街,也保持不了多久。</p>
久而久之,人们也懒得再扫了。</p>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万历帝迫不及待地想看看,他点的探花郎,能提出什么跟前人不同的方案来?</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