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救人之法(2 / 2)

说话间,里正夫妇已经准备好的烈酒和棉花,舜华说:“用的时候,把酒倒入碗里,用棉花蘸上烈酒,给孩子擦拭,隔半个时辰擦一次。</p>

棉花柔软,擦拭的时候,轻一点。”</p>

里正的娘子,端着酒和棉花,亲自去为儿子擦拭。</p>

等忙完了里正家里的孩子,杨济时才说:“这痘疮疫病太烈,村子里还有多少未发病的孩子?”</p>

里正说:“天天有孩子发病,我这里来不及统计……估计没几个了,唉……”</p>

杨济时沉默了许久,不忍心给未发病的孩子染上轻微的“病气”,他一辈子救人,没有害人的道理。</p>

万一这些孩子命硬,扛过去了呢?可是,万一他们也生病了呢,按袁大家说的,给孩子沾一点轻微的“病气”,让他们身体里的“正气”认识这些邪气,在邪气入时体,能分辨出来,第一时间消灭邪气。</p>

这法子要是真行的话, 能救多少的孩子!</p>

龚廷贤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劝道:“老杨,咱们一起来吧,用银针,沾一点点‘病气’,刺入孩子的肌理,银针尖细,一点点就行。</p>

你是针灸大家,用针这块,你比我熟。”</p>

这时候,杨济时的学生跑进来,对他说:“先生,旁边村子的里正,听说先生来了,专程跑来请先生,说是他们村子,也有孩子发病……”</p>

杨济时听了,不再犹豫,他对里正说:“老夫在其他地方,得了一种治这病的法子,这法子,只对未发过痘疮的人有效。</p>

把你村子里,还没发病的孩子,都找过来吧,老夫尽尽人事,听天命吧。”</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舜华在旁边说:“杨先生,扎针的时候,也用烈酒,给针头和孩子扎针的地方,擦拭一番,消消毒。”</p>

两位老先生听懂了,袁大家说的“消毒”,其实就是消灭“病气”。杨济时平日扎针,也要用火焰灼烧针头,那是一辈辈传下来的规矩。</p>

现在,他豁然贯通:那就是在消灭“病气”啊,他心中狂喜: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以前,他只是知其然,现在,他更知其所以然!</p>

不一会儿,里正带了三个孩子回来,孩子的家长不放心,也跟着来了。</p>

龚老太医亲自把脉,确认这两个孩子没有发热,才捞起孩子的衣袖,露出胳膊。</p>

杨济时先用蘸过烈酒的棉花,在孩子的胳膊上擦拭一番,再用烈酒泡过的银针,在针尖上沾上一点点脓水,轻轻地刺入胳膊上的肌理。</p>

三个孩子,很快就处理完了,杨济时对三位乡民说:“这两天,扎针的地方,不要沾水,孩子可能会有一点点发热,这是正常现象,发过热的人,就会像生过痘疮的人一样,一辈子不会再长痘疮。”</p>

学生等三位家长把孩子领走,这才上前,对杨济时说:“先生,隔壁村的里正等着你呢。”</p>

杨济时写了一张药方,拿着与龚廷贤讨论了一番,交给他说:“长痘疮的孩子,都是一样的症状,你拿这张药方,让那里正先抓药,给孩子们服着。</p>

过两三天,今天治疗的孩子,如果没染上痘疮,咱们就有救人的法子啦,到时候,能救更多的孩子。”</p>

舜华想,她后世种的,叫牛痘,显然是从牛身上的痘疮里,取的积液,这人身上取的,可能没有牛身上的安全吧。</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