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黄昏,大皇子朱常洛下课,回景阳宫,向母亲王恭妃请安,他送了一本《九洲异闻录》给妹妹朱轩嫄。</p>
史书上把王恭妃和万历皇帝的关系,说得一文不值,说朱常洛就是一个意外,一个孩子是意外,而他们有两个孩子呢,怎么可能有两次意外?</p>
朱常洛出生的时候,万历帝还祭告太庙,赏赐大臣,搞得很隆重,说明他一开始,对王恭妃和这个儿子,还是比较喜欢的,这才有了小女儿嘛。</p>
只是王恭妃没有李太后的手段,没有笼络住万历帝,加上又有了郑贵妃,这才失宠,居住的景阳宫,也变成了冷宫。</p>
王安当上了朱常洛的大伴,他的命运,就与朱常洛分不开了,日思夜想的,就是如何保住大皇子如今的位置。要知道,大皇子一旦失势,他们这些身边人,那就是死路一条。</p>
他才在外宅见到舜华的时候,向她问计,舜华给他支招,至少李太后还是疼爱大皇子的,要想保住大皇子的地位,除了躲到李太后身后,没有别的办法。</p>
王安才劝恭妃娘娘和大皇子,应该常到太后面前伺候。这一招果然有效,李太后最喜欢听朱常洛讲的故事。</p>
加上王恭妃本就是她的宫女,如今捡起老本行,在她跟前端茶倒水,让她越发欢喜。</p>
有了李太后的关照,景阳宫的日子才好过起来,连性子懦弱的朱轩嫄,也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p>
“妹妹,”朱常洛说,“这是皇家印书馆新出的书,讲的是海外其他国家的见闻,可好看了,送给你,你慢慢讲给母妃听。”</p>
王恭妃一身素衣,容颜秀丽,可见年轻时,是个美人,不然,怎么打得动年轻的万历皇帝?</p>
“我儿,”她说,“快快去给你祖母请安,把这书上的新鲜事,讲给她老人家听听。”</p>
朱常洛点头,起身离开:“待孩儿去祖母那里请安后,再回来陪母亲和妹妹用晚餐。”</p>
慈宁宫,李太后正在同几个老嬷嬷抹叶子牌,见了朱常洛,忙叫他:“洛儿,快来,看看祖母打哪张牌好?”</p>
朱常洛凑上去,看看桌上的牌,从李太后手中抽出一张,叭地扔到桌子上:“打这张!”</p>
对面的嬷嬷忙说道:“哎哟,谢谢大皇子,老奴胡牌了!”</p>
李太后把牌一丢,笑骂道:“小猴儿,害祖母输钱。”</p>
对面的嬷嬷奉承道:“大皇子的心思都用在功课上了,哪有时间学这些?”</p>
李太后拉着朱常洛的手,见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便好奇地问:“这是……又来给祖母讲故事了?今儿讲什么呢?”</p>
李太后识字不多,朱常洛把书打开:“今日给祖母讲一则海外奇闻……”</p>
祖孙两人正说得热闹,宫人来报,万历帝来请安了。</p>
朱常洛听了,就有点瑟缩起来,李太后不高兴地骂道:“他是你老子,你怕他做什么?他还能吃了你?”</p>
万历帝进来,先给李太后请了安,等他坐定,朱常洛忙上前行礼:“孩儿见过父皇。”</p>
万历皇帝的笑咪咪的脸色,一舜间转阴,对着朱常洛训斥道:“又来缠你祖母,今日的功课做完了?”</p>
朱常洛战战兢兢地说:“回……父皇,做……做完了。”</p>
李太后不高兴了,一双吊梢眉皱起来,对万历帝说:“孩子读了一天书,你跟孩子好好说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