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全赖陛下英明(1 / 2)

因为有源源不断的难民送来,大员岛的开发,进展顺利,周围海域的海盗,要么被收服,要么被消灭,再没人敢来大员岛抢劫。</p>

山上的土着,自从三年前,南洋公司烧了两个村子后,就再也不敢下山抢劫,只敢在集日的时候,拿些樟脑和药材下来,与汉人交换粮食和其他日用品。</p>

汉人们连宝贵的铁器,也愿意跟他们交换,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汉人的友好,慢慢地,也跟汉人交好起来。</p>

有愿意下山种地的山民,南洋公司也平等对待,分给他们土地和农具,帮他们修建房屋,教他们种地。</p>

如今,已经有四个甲的山民下山种地,他们是一个小部族,跟别的部族打架,打输了,跑下山托庇在南洋公司的羽翼下,寻求保护。</p>

南洋公司今年能上交三万两的税收。</p>

王衍爵对南洋公司取得的成绩,十分欣慰。当初,舜华跟他建议,要开发这个岛的时候,他还觉得,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p>

仅仅才过四年,岛上就有税收了,虽然很少,但随着开发规模的加大,税收会越来越多。</p>

“很好,”他对汪洋和曹栓宝说,“大员岛处在南洋到东洋贸易的航线上,位置十分重要。</p>

岛北的开发,稳定下来以后,还要沿着海岸线,在岛中、岛南,各选一个合适的位置,建立开发基地,方便往来的船只上岸补给。”</p>

舜华知道,后世的荷兰人,就在岛南,建了一座热兰遮城,南洋公司要抢在西方人之前,占领这些地方,不给西方人以可乘之机。</p>

“最近有没有人来投?”王衍爵一边翻着岛上的账册,一边问。自从派遣了长江装卸的记账员后,大员岛和大陈岛上的账目,全都用新式记账法,看起来顺眼多了。</p>

要是有人来投的话,就可以在岛中和岛南,复制岛北的开发模式,三五年后,就能成熟起来。</p>

汪洋苦笑道:“禀大人,周边海岛上的人,不是被收服了,就是被消灭了,林七他们在南边,都占着地方呢,暂时没人来投。”</p>

“不急,等我回去想想办法。”王衍爵放下账册,结束了在大员岛的考察,启程返航。</p>

他们不知道,此时的北京,正在掀起一场政治风暴。</p>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p>

起初,大明一个叫吕坤的官员,也希望“立言”,他刻了一本《闺范》,就是跟《烈女传》差不多的书册,将历史上的女性典范的事迹编辑成书,传之后世。</p>

到去年,郑贵妃也编写了一本《闺范图说》,把她自己也列了上去,据她自己后来辩解说,她是奉了万历皇帝的命令编写这本书的。</p>

谁知道呢,反正万历帝又没有承认。</p>

郑家人,将这本册子刊印出来,在京城到处散发,为郑贵妃歌功颂德,为郑贵妃的儿子,三皇子朱常洛大造声势,其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p>

有人看不过眼了,写了一篇名为《闺范图说跋》(又名《忧危竑议》)的文章,刚开始,只是揭露吕坤借《闺范》讨好郑贵妃。</p>

吕坤上表申辩后,万历也没表态,此事本可以不了了之,跟万历朝的其他政事一样,拖到没结果,就是结果。</p>

谁知,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想借此事,打压政治对手。</p>

去年初,沈一贯与陈于陛同时入阁,两个月后,接任礼部尚书的沈鲤也被选入阁,二人在礼部时,就传出不和,这一次,沈一贯找到了打击沈鲤机会。</p>

有人向万历帝告发,说《忧危竑议》的作者,正是沈鲤的学生郭正域,于是将郭正域下狱,严刑拷打,小郭也不承认自己是《忧危竑议》的作者,更不承认是受老师沈鲤指使。</p>

为了指证郭正域,从而牵出他背后的沈理,沈一贯一党,先后抓捕了四五人,三法司会审,严刑拷打,还打死一个人,人家也没承认跟郭正域的关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