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南洋公学(2 / 2)

南洋各岛上,可组建“南洋汉人自治会xx分会”,经总会批准后,可以享受到南洋公司提供的各种福利。</p>

自治会提出“南洋汉人,炎黄子孙,和衷共济,护卫大明”的口号,没办法,任何时代,任何团体,政治必须正确,才能生存下去。</p>

就如汪年几人,看见王衍爵在南洋,成立“汉人自治会”,都怀疑他有谋逆之心,直到这个口号提出来,几人才放下心来。</p>

连亲如兄弟的好友,都会这样想,更别说其他人了。</p>

俞咨皋是五位副会长之一,奉命镇守马尼拉,统领一千自治军,自治军的粮草和武器供应,都由南洋公司出钱,相当于,南洋公司,接管了这支军队。</p>

陈良弼做为俞咨皋的副手,主要工作,是组建和控制各岛上的汉人自治军。</p>

自治会还成立了一所学校,招收南洋各地的汉人子弟,学习汉家经典,牢记根在大明。</p>

第一笔投资,来自布雷特的赎身银子,自治会用这笔钱,修建了教室、校舍、饭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p>

学校的课程设计,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还有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天文、自然、音乐、美术等等学科,是舜华按照后世的学科设计的。</p>

当然,有的学科,目前还招不到老师,比如物理、华学,东西方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科学实验,更不用说都学生了。</p>

学校规定,不管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只要能来讲解这些知识的,哪怕只讲一节课,学校也会付给丰厚的报酬。</p>

三人行,必有我师嘛,知识,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p>

校舍还在修建的时候,汪年就跑来找王衍爵:“元礼,我觉得,我应该留下来,南洋公司成立这几年来,我汪年只知道,元礼赚回来的银子很多。</p>

</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却不知道,这银子,赚得如此艰辛,风暴、海盗、佛朗机人、甚至土着,每一次威胁,都足以让商船万劫不复。</p>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局面,我汪年,也应该为公司出一份力,助你这个兄弟一臂之力嘛。</p>

我决定留在学校,等明年,你再来的时候,我再回去吧。”</p>

说完,猛扇风,他手中的折扇,已经改成了当地人用的大蒲扇,扇的风更大,没办法,这里实在是太热了。</p>

王衍爵望着他,愣了半晌,笑容在他的俊脸上绽放,宛然花开:“大年,我庆幸,今生能交到你这样一个兄弟,值了。”</p>

舜华也没想到,汪年能下这个决心,她把几经讨论,才最后确定下来的建校方案,郑重地交到汪年手里:“既如此,这个‘南洋公学’的山长,就非你莫属了。”</p>

杨文卿和徐文宁也想留下来,汪年摇头说:“良臣可以留下来,致远不行,等你回去生了儿子再来。”</p>

逗得几人哈哈大笑,小屁孩徐霞客,很狗腿地为诸位倒茶,然后对汪年说:“大年兄,我给你做书童吧,为你跑腿,抄写文件,你在船上写的‘九洲异闻录’,不就是我帮你誊写的吗?”</p>

说到这事,舜华想起来了,她说:“对了,汪公子,请加紧修订你的‘九洲异闻录’,待我拿回去,让皇家印书馆为你印出来,肯定畅销。</p>

赚了钱,付你稿费。”</p>

汪年的脸色,少有地郑重起来,读书人视“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三大目标。着书立言,然后传之后世,在读书人心中无比重要,因为,这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