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献给朝廷(2 / 2)

为了亲人,她说舍就舍了,只求朝廷一个八百里加急。</p>

就听舜华又说:“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就算咱们建起织布厂,也要派人日夜看守。</p>

与其提心吊胆,不如献给朝廷,咱们还能得到优先使用权,也能抢先占领市场嘛。”</p>

“我是不忍心,让你的心血,就这样白费了……但是,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总是支持你的。”他说。</p>

“咱们讨论一下,接下来怎么做。”他说。</p>

第二天一早,王衍爵递牌子,请求面圣。</p>

万历帝见他带着一匹白棉布,还有一沓桑皮纸,好奇地问:“王爱卿,你这是做什么?”</p>

这个刚给他带回六十万银子的能臣,在万历帝的眼中,比王首辅都亲切,在乾清宫,跟财神一样受欢迎。</p>

王衍爵先呈上一张纸,万历帝一看,这不是一张织布机么,再看,织布机无人操作,旁边多出几根连接的木杆。</p>

“陛下,这是一位民间女子改进的织布机,叫飞梭织布机,用水力驱动,织布速度大大加快。”</p>

他又呈上那匹白棉布:“这就是用飞梭织布机,不到一个时辰,织出来的布,比普通织机织出的布,宽近一倍。”</p>

万历帝摸摸那匹平整的棉布,又看看那图纸,吃惊地问:“你说,织这匹布,不到一个时辰?”</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是的,因为要用到水源,这机器,目前安装在江西瑞昌县的袁家村,每日开机六个时辰,能织五匹棉布。”</p>

“瑞昌?袁家村?那不是袁小院长的老家吗?”万历帝对秉辰这个小进士,很是欣赏,连他的老家都记住了。</p>

“是的,不敢欺瞒陛下,改进这台织机的女子,正是袁小院长的长姐,民女袁舜华。”</p>

万历帝对着那沓图纸,一张一张地翻看,前面,就是他看到的总图,后面,是机械的局部图。</p>

“她为什么要献给朝廷?”万历帝有点怀疑舜华的动机,“她可以用这台机子,赚很多钱啊。”</p>

王衍爵讲起了这台机子的研发原因:“去年,南洋公司在购买棉布的时候,被南京的大户联手打压,差点就完不成订单。</p>

袁小姐有感于此,才下决心改进织布机。机子研制出来后,她又担心扰乱棉业市场,给大明社会带来动荡,所以,干脆把机子献给朝廷,由陛下定夺。”</p>

他向万历帝讲述了去年棉花、棉纱大战后,南京整个棉业市场的萧条景象,最后说:“纺织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民生的大事,不可轻易动摇,以免引起民心不稳,给宵小以可趁之机。”</p>

饥民没有饭吃,很容易被煽动闹事,所以,朝廷要不停地赈灾。</p>

万历帝听了,点点头,朝廷如今两处作战,江南又是财税重地,不能有丝毫动荡。</p>

“爱卿说得是,那袁小姐心中有大义,装着朝廷和民生,这织机,朝廷要管控起来,等合适的时机,再投入市场,现在么,不能抢千千万万小民的饭碗。”</p>

万历帝下旨:“着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王衍爵,派八百里加急,把新式织机,运来北京收藏。”</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