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分钱,汪年三人,当即就骑着马赶来了。</p>
王衍爵不满地说:“明知道这里地方窄小,你们还骑马来,哪有地方安置你们的马?”</p>
确实,不大的院子里,又放了架织布,大榆树下,又要用来摆茶桌椅子,真没地方拴马。</p>
“这不,听说分红了嘛,”汪看嘿嘿笑着,把缰绳递给随从,“把马牵回去。”</p>
杨一卿和徐文宁,也只好让随从把马牵走。</p>
杨一卿抱怨道:“袁小姐也忒小气,按我说,就该买个大院子,把你那些小孩子们,还有这个办室,都迁过去。”</p>
汪年也说:“是呀,弄一个大院子,每次来喝茶,也宽敞一些。”</p>
王衍爵说:“行啊,有本事,你们在南城这边,找一个大院子出来,立马把南洋公司搬过去办公。</p>
现在,南洋公司用着人家的地方,没给租金就算了,还嫌这嫌那了。”</p>
汪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趁舜华转身出去的功夫,一脸八卦地问:“这就护上了?”</p>
王衍爵一拳擂在他肩膀上,压低声音说:“不准开玩笑。”</p>
杨一卿也说汪年:“小心大阿姐收拾你!”</p>
他们在袁家村列席过装卸公司的员工大会,知道舜华是公司的“大”字辈阿姐,回来后,背地里,都不叫她袁小姐了,全以“大阿姐”代替。</p>
舜华捧来一个箱子,放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的办公桌上,王衍爵掏出钥匙,打开铜锁。</p>
众人见那箱子里,面上放着几份表格,知道是舜华做的会计三表。</p>
三人对其他两份表不感兴趣,汪年第一时间拿起那份利润分配表,杨一卿和徐文宁,忙凑上去看结果。</p>
他们当初的投资,早就赚回本了,没想到,去年的利润,竟然这么大。</p>
看到大股东王衍爵和舜华分到的钱,杨一卿和徐文宁的肠子都悔青了。</p>
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他们没有好好珍惜,每人只投了两万两,如果再给他位一个投资机会,他们会说:“投十万两。”</p>
可惜,南洋公司现在不需要投资,就能发展得很好。</p>
“这是把下半年办货的成本,留下来后,余下的利润。”舜华指着那份分配表说,“跟去年一样。”</p>
汪年说:“我准备把这些银票全部换成金子,埋起来,留给后世儿孙。看看修远,老祖宗为他们挣下的泼天富贵,啧啧,与国同休!</p>
我没那么大能耐,就给儿孙留点钱,哪天出了败家子,后世儿孙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p>
其他人都无比赞同,徐文宁也赞同道:“与国同休的是嫡长房,再传几代,我这一支也变成远支了,分到的那点家财,糊口都不够,想过上体面日子,还是得靠自己挣钱。”</p>
这时代的银庄,存钱是要给手续费的,所以,财主们都喜欢把金银财宝埋起来,有的把银子融化,铺在仓库地上,小偷来都偷不走。</p>
还有的,做成几百斤重的金不换,小偷也拿不动。</p>
舜华相信,这几位的家里,绝对有金库,只是还没传到他们手中而已。</p>
看来,自己也要入乡随俗,在袁家村的房间里挖个地下室了。</p>
杨一卿遗憾地说:“放在家里又不能生钱,元礼,南洋公司何时再投资项目?这钱啊,还是拿来投资的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