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鸿亮突然想起了“一两银子一棵”的赌约,哪怕他现在有钱了,他也舍不得付钱啊。</p>
“说笑……二叔说笑的……”他见阿忠等几个小厮,已经把他的鞭炮收了,忙挑起空箩筐,一边撤退一边说,“你鸿泰幺叔那里缺人手,二叔去帮忙……”</p>
忙不迭地走了。</p>
“这人……”周阿公摇摇头,转身去安排客房,陈阿公一家快来了。</p>
舜华这边,把秉望、润娘和茵华丢出去,协助周阿公操持,自己就当起了甩手掌柜,待在书房里整理自己的资料。</p>
秉望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才来找她商量。</p>
不说袁鸿泰操办酒宴之事,且说秉哲兄弟,一回来,就被袁族长请到凤凰书院,给学生们做励志报告。</p>
秉哲作的报告,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
秉哲兄弟,从失学儿童,成长为少年举人,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历,确实相当励志。</p>
秉辰做的是“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倡导学子们有选择性地读书,除了四书五经等科考书籍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读一些其他书籍。</p>
</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他讲这个理念,最初还是他阿姐教给他的,然后,自己在白鹿洞书院的藏书楼里,是如何有选择性地读书的,受到了哪些启发。</p>
又在此次乡试中,用了哪几个从课外书中学来的事例,末了还说了句笑话:“可能提学大人,也觉得这几个事例比较新颖吧,就录取了我。”</p>
文举人苦笑着对身边的袁族长说:“这孩子,身在书山学海中,哪里知道,乡下的读书人,到哪里去看那许多的课外书?”</p>
舜华在旁边听了,陷入了沉思。</p>
秉哲兄弟的两场报告,给凤凰书院的学子们,打满了鸡血,书院里的读书声,都比往日嘹亮了许多。</p>
事后,袁族长和文举人,带着秉哲兄弟参观凤凰书院。</p>
看到书院空空的藏书楼,兄弟两人当场向舜华表示,要把这几年攒起来的零用钱,用来买书,捐赠给书院。</p>
舜华拍手赞成:“阿姐支持你们,也把这几年攒下的零用钱拿出来,一起买书。”</p>
回到家里,秉望几人听说了,也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p>
润娘和茵华,不止有压岁钱,她们用茉莉干花做的十二生肖抱枕,供不应求,两人赚了不少私房钱。</p>
秉望提醒润娘:“捐压岁钱就可以了,咱们不能超过两位阿哥,这样,他们会没面子的。”</p>
小小年纪,人情世故倒是懂理不少,周阿公对这个亲外孙,用了不少心啊。</p>
菁华跟秉良一样,已经成了村子里小女娃们的大姐头,连袁鸿泰家的小小,也整天跟着她转。</p>
因为,她很大方,村子里一来货郎,她就拿着钱去买零食,凡是跟她玩的小伙伴,每人都有。</p>
现在,看哥哥姐姐们,都有压岁钱捐出来,她傻眼了,她的钱,都花掉了。</p>
她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要掉不掉,望向芸姨娘。</p>
芸姨娘最受不得她这样,忙要用自己的零用钱,帮她填上。</p>
舜华阻止了芸姨娘,让秉望在本子上,记下了菁华的四两银子。</p>
菁华见哥哥姐姐们,每人都有一百多两,就连四哥秉良,也捐了五十多两。</p>
而自己,只有四两,她的眼泪,终于掉下来了。</p>
舜华牵着她的手,去假山旁边喂金鱼,这些鱼,被几个小的,喂得都快胖成球了。</p>
舜华对她说:“不管捐多少,小妹的心意,跟我们大家是一样的,这就够了。</p>
至于哥哥姐姐们能存那么多钱,菁华想想,是为什么呢?”</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