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鸿泰夫妇十分感动:“能住驿站最好了,一切花销,咱们自己掏,只要安全就好。”</p>
当天下午,舜华就到了九江,先去拜访王安。</p>
这两年,王安在九江过得很滋润,人都胖了一圈。</p>
舜华见了,开玩笑说:“公公的气色越发的好了,只舜华还是觉得,瘦一点的公公更潇洒一些呢?”</p>
虽然是个太监,王安也是个年轻的太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p>
听到舜华的话,他不安的问:“真的?看来咱家得少吃一些。”</p>
舜华放下茶杯说:“不用,让您那两个护卫,教你一套拳法,你每日在后花园里打一趟拳,自然就瘦下来了。</p>
美食当前的时候,何故要委屈自己?”</p>
晚安拍手笑的:“是极是极。”</p>
又说:“现在不年不节的,又不是分红的日子,你来干啥?”</p>
舜华笑得大眼弯弯地:“唉,在公公眼里,舜华是那样势利的人吗?”</p>
“不是你势利,是你忙啊。”</p>
“是的,舜华今日来,正有一桩事要求公公。”</p>
当下,说了袁族长上京的事情,想来求一张官凭,方便一路上住驿站。</p>
“公公放心,一切费用, 我大爷爷自会承担,不费朝廷的钱。”</p>
“官凭的事情简单。只是,这天寒地冻的,老族长为何突然想起来要进京呢?”王安十分不解。</p>
舜华沉默许久,觉得那张知县,实在是太贪婪了,他在任三年,瑞昌的地皮都要被刮掉三尺。</p>
“此事,说来话长。”</p>
舜华从重阳诗会开始,讲张知县如何当众收礼,害得在场的乡绅,纷纷将袁族长借钱送礼。</p>
这一次,为了一份十亩地的土地买卖,前后收了1200两,才给盖章。</p>
当然,有五百两,要等厂房盖起来和投产以后再上缴,他还没有收到。</p>
又向舜华索要茉莉花茶,送了十斤还不满足,说是每年要上缴一百斤花茶,用于抵税。</p>
舜华索性把自己收集的证据:乡绅们借款的那张清单、分期付款的那份协议,上面有吴知县的师爷签收的证明。</p>
还有一千两的,茉莉花茶的完税证明,通通交给了王安,</p>
这些证据,他本来是要托袁族长,带给王衍爵的,现在,直接交给王安更好。</p>
这些太监身边的锦衣卫,肩负着皇家秘探的职责,有密折专送的权力。</p>
王安接过一沓纸,沉着脸说:“一个小小的知县,如些行事,也忒贪了点,就交给咱家吧。”</p>
王安写了一张证明,盖上内监官的大印,递给舜华:“袁族长既是进京,咱家就准备一点物产,和几封文书,托袁族长带上京里去。</p>
也算是为皇家临时办趟差,住驿站更方便一些。”</p>
舜华接过大明版的介绍信,感激地说:“公公帮了大忙,让我么叔好好谢你。”</p>
告别王安,舜华去找棋姐儿。</p>
棋姐儿的家,果然是九江城里的一处大宅,小两口在大宅里,有一处单独的院子。</p>
见到舜华,棋姐儿开心得又是跳又是笑,还保持着女孩儿的娇憨,可见婚姻很幸福。</p>
舜华说明来意,只说是老族长想念儿孙,执意要上京探望。</p>
棋姐儿也有好多年,没见父母了,下面几个弟弟妹妹,她也没见过。</p>
当下就要去找他夫君商量,安排人收拾行李。</p>
舜华说:“请棋姐姐带我,先去拜见长辈,回来后,你们再商量也来得及啊。”</p>
棋姐儿这才想起来,忙带着舜华到上房,拜见了林楠的阿公阿婆。</p>
老人家听说袁族长上京,就猜到了舜华来的目的,不带舜华说明,就吩咐棋姐儿:</p>
“你幺叔走不开,堂弟又在书院求学,楠哥儿也该进京,拜望岳父岳母,你们就同你阿爷一起去吧。”</p>
舜华送上两盒茉莉花茶、两盒点心,两匹松江细棉布,两坛糯米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