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知县回到县衙,立即推广袁家村经验,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工代赈,救灾粮食的发放,不再是以施粥的方式进行。</p>
哪怕是一碗粥,也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p>
这个冬天,瑞昌县境内的官道,都被铺了一层碎石,离河流近的,直接铺从边挑上来的鹅卵石。</p>
全县的灌溉沟渠,全部重新疏浚了一遍,连袁、谢、杨三村联合挖掘的临时引水渠,也被加宽加深,并被吴知县命名为三义渠。</p>
吴知县也因为这一次的救灾工作做得好,得到了升迁。</p>
此是后话。</p>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王衍爵回到九江仓库后,立即给吴知县写了信,讲了陈家的茉莉花茶被抢,送货的陈大舅和周二田被打伤之事。</p>
王衍爵说,他怀疑有人躲在背后,故意指使那帮饥民抢劫。</p>
吴知县立即找来县尉,让他带人到林家村一带巡访,务必要找到抢匪,查出幕后之人。</p>
王衍爵的怀疑是有道理的。</p>
抢劫事件发生,十天左右,徐管事带着两百多斤花茶回到南京,跟他主子说是从瑞昌买来的。</p>
又说那王家太霸道,今年受灾,这茉莉花茶产量本来就不多,去年就给他们包销了还不算,今年更是派人驻在那陈家,外人一斤茶都买不到。</p>
他这是花了大价钱,才从王家那里买到一点货。</p>
这点茶只够徐家送礼,徐家二公子叫他再想办法去买点,总要把南北两京的铺子里铺上货,王家铺子里有的,徐家不能没有,不能坠了徐家的名声。</p>
徐管事一听,直接给跪了,在主人的逼问下,才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这批茶叶的真实来历……</p>
听说抢的是一家茶农,徐二公子也不以为意,只吩咐,下次去买人家的茶叶,不要压价了。</p>
实在是这茶太少了,连徐二公子也舍不得退回去。</p>
徐二公子对徐管事说:“民浚,听说太仓徐家的生意,换了掌门人,你跟他们有没有联系?”</p>
徐管事叫徐采,字民浚,听见公子询问,他忙恭敬地答道:“有,小弟认识他们的少东家。”</p>
徐二公子抬起眼:“你认识王衍爵?”</p>
“不是,小人认识他们新的少东家,叫王嘉爵的,在南京城里高调得很,三天两头在秦淮河租花船,邀请一帮好友雅聚,小人也时常参加的。”</p>
徐二公子严肃起来:“民浚,我可警告你,不许打着我徐家的名号,在外面胡作非为。一旦累及我徐家名声,我认你是族弟,我阿爹可不会放过你!”</p>
“是是是,小人与那王二,只是饮酒作乐,徐家的事,还有生意之事,半点口风也没透过给他的。”</p>
徐二公子看着面前一盒刚打开的茉莉花茶,散发着新茶清新的香气,他拈起一朵茉莉花,对徐管事道:</p>
“那王二既是少东家,手上肯定有货,你想办法从他那里分点。”</p>
徐管事答应着退下。</p>
这段时间,王嘉爵在朋友圈很多面子,他手里握着几百斤茉莉花茶,南直隶的各家铺子,每家只铺了十来斤。</p>
来买这种茶的,都是顶级茶客,从铺子里找到他这里来,说了无数的恭维话,只为多买几斤花茶。</p>
他的那帮时时雅集的朋友,现在都唯他马首是瞻,他只要答应卖给他们几斤花茶,那些人恨不得将他供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