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夏站在驿馆门前,向乌篷船上的船夫大声呼喊。</p>
船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船夫模样的人似乎听见了他的呼喊,但只是抬了抬头,依旧慢慢划着船桨,并没有回应。</p>
不多时,那条乌篷小船已经破开风雨,停靠在了驿馆门前的码头。</p>
矮小的船夫放下手中的船桨,来到船篷前,掀开遮风挡雨的草席帘子。</p>
竟然有一个青年人从中走出。</p>
青年人打开手中的油纸伞,从船上走下,然后径直向驿馆走来。</p>
身后身材矮小的船夫模样的人见青年人下船了,也连忙快步跟了上来。</p>
王安夏遥遥望去,只见油纸伞下的青年人身材瘦削,身穿青色长袍,头戴方巾,一副书生打扮。</p>
“难道也是参加秋闱科考的生员?”</p>
王安夏没想到,这么大的雨天竟然也会有人在山中赶路。</p>
青衣书生几步来到驿馆门前,站在屋檐下,将油纸伞收起,往旁边一递。</p>
身后紧跟着的那人熟练的伸手接过,拿着伞柄使劲向下甩了甩,雨水四溅。</p>
青衣书生见到王安夏,微微一笑,拱手作揖,</p>
“不期而来,在下叨扰了。”</p>
王安夏也拱手还礼,</p>
“哪里,哪里,这是公共驿馆,哪有叨扰的道理。</p>
外面雨大,快请进吧。”</p>
青衣书生又道了一声谢,随即便进入驿馆房间内。</p>
进入驿馆,两人围着火盆坐定。</p>
寒风阵阵,王安夏见火盆里的火快要灭了,便拿了几根木柴添了下去。</p>
原本虚弱的火势借着木柴的滋养又重新高昂起来。</p>
房间中顿时被暖洋洋的红光笼罩。</p>
王安夏拱手问道,</p>
“在下王安夏,不知阁下是要去哪里,怎么会冒着这大雨赶路?”</p>
青衣书生笑道,</p>
“在下陈士奇,是青州府康源县的生员,前往齐州府参加秋闱科考。</p>
想必安夏兄应当也是同道中人?”</p>
“正是,正是。在下是青州府营陵县人士,前往齐州赶考,没想到遇上这大雨。”</p>
王安夏心下一喜,既然都要前往齐州科考,又是青州府同乡,路上应该能有些照应了。</p>
听了王安夏的话,陈士奇嘴角飘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p>
“我猜,安夏兄在这驿馆恐怕至少已经住了六七天了罢。”</p>
“咦?”</p>
王安夏满脸讶异。</p>
“士奇兄是从何得知的?”</p>
陈士奇听了,并不回答,只是又问道,</p>
“被这大雨困了六七天,干粮可还够?”</p>
听了这话,王安夏更加不解,心中满是疑惑,</p>
“他怎么什么都知道?</p>
我明明从来没见过他啊,难不成是什么山间精怪?”</p>
陡然生起的不祥之感,令王安夏心底淌过一丝凉意,竟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两步。</p>
见王安夏只是一脸惊讶甚至惊恐地望着自己,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陈士奇突然大笑起来,</p>
“哈哈哈...安夏兄,不必瞎猜了,更不必害怕。”</p>
陈士奇笑着伸手向门外指了指,</p>
“在下与安夏兄同为天涯沦落人,都是被这大雨困在山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