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回归到阿南惟几的推测上来,他认为一个支队的兵力未必能够拿下张岚清。</p>
在没有得到大阪师团的物资之前,安排支队兵力绰绰有余。</p>
日军支队是临时作战的编制,往往根据作战需要进行配置,人数在五六千人不等,乃至更多兵力。</p>
多以火炮加强,或者战车加强,作为支队作战的根本。</p>
想要拿回地盘,至少需要1-2个坦克中队,1-2个炮兵联队。</p>
寻常部队面对鬼子的坦克中队是没办法的,可阿南惟几清楚,大阪师团手上有105毫米榴弹炮。</p>
这类火炮灌顶,以坦克的小脆皮,那是万万扛不住的。</p>
最让他气愤的不仅仅是重火力的丢失,更是大量弹药的丢失。</p>
以支那军人低劣的工业能力,得到了火炮,也没有多少炮弹。</p>
不足以形成威胁。</p>
可既有火炮,又有炮弹,事情就得另外推算了。</p>
他摆了摆手,此时并无精力抽调一个万人的支队出来。</p>
此刻的11军,正调集了十余万兵马,继续向南进攻,怎么会抽调一万人折返回去往北打呢。</p>
阿南惟几不会做这种考虑,更不会分兵。</p>
“木山君,我南线作战不利,你的职责是带队守住北部门户,替我分忧。”</p>
“哈依!”</p>
“执行命令,以避战坚守,保存有生兵力,再寻战机,切勿主动出击。”</p>
“哈依!”</p>
木山井雄心中憋屈,可面对司令的话语,还是要乖乖听话。</p>
日军的等级概念非常严苛,上级拥有绝对的权威,即便让你去送死,也应该无条件的执行。</p>
赵三河与大舅哥保持对峙,很嚣张的看着木山井雄带队撤退。</p>
心里思考着,等回了家,该给木山小姐立立规矩了。</p>
在家里就得听老爷们的。</p>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是顾及大佐的地位,现在他又何惧之有?</p>
南线作战确实不太顺利,阿南惟几犯了错误。</p>
军队长驱直入,进入了对方的陷阱之内。</p>
针对日军的进攻方式,制定了暂退后决战的天炉战法。</p>
其精髓不过是几个字,是我们常用的诱敌深入,包抄围歼。</p>
问题是能够组织几十万军队执行,且完好的执行策略,这才难能可贵。</p>
以果军那拉稀的组织能力,能完成这样的大的会战战略,实属不容易啊。</p>
尤其是配合山水地区的倒八字地形,将天炉战法发挥到了淋漓尽致。</p>
指挥三十余万军队,大破阿南惟几的主力兵团。</p>
歼敌5.6万余人,己方伤亡3万。</p>
日寇阵亡及重伤士兵不计其数,丢失武器装备数量巨大。</p>
第九战区用一场大捷,结束了第三次会战,阻敌于外,振奋人心。</p>
不仅如此,41年是国际抗战萎靡的一年,几乎全是失败。</p>
这场对日的胜利,无疑让人看到了希望。</p>
战后,苏美英法的记者汇聚一堂,到了沙城采访,宣扬此战之胜势。</p>
有这样的一件大事压在所有人心坎上,便没人关注豫东的张岚清,偷摸的发育。</p>
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消化掉大阪师团的武器装备。</p>
并在泛东一线,加固了防御阵地,修建了多个土木防空洞。</p>
42年2月份,临近除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