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面子,那都是打出来的(1 / 2)

豫东军队很能打啊。</p>

孙良城得出了这样一则结论。</p>

其嫡系部队的装备更好一些,扑到战线之上,才稳住了颓势。</p>

短短两三天交锋,己方损失三千多兵力。</p>

本以为嫡系部队打上去后,能够反推战线,继续碰了碰,发现还是碰不动。</p>

他手下的主力师伤亡很大,在火炮的进攻下,也没有硬打下去的想法。</p>

师长一连几个电话,向孙良城预警。</p>

“唉,我错了,我真不该在吴化文的事情上作壁上观,导致丢失了信义。”</p>

本来是十万伪军围剿张岚清,现在变成了他2.5万人马,对抗封城的五万兵马。</p>

从二对一,变成了一对二。</p>

豫东军的攻势很凶,士卒的射击水平不错,武器装备也齐全。</p>

有枪有炮,夹杂着掷弹筒、迫击炮这类强横火力。</p>

主力师拉上去打了两天,伤亡几百人。</p>

其余辅助部队也或多或少的折损过千。</p>

各部的长官频频告急,纷纷要求撤下来,称顶不住了。</p>

杂牌军的标配操作,损失一个喊十个,损失一百称损失一千。</p>

要枪、要人、要补偿,生怕自己的兄弟打光了。</p>

他孙良城的部队之下,宛若一个个小团体。各师旅团长,都是内部的小山头。</p>

谁也不愿意打光部队,更不愿意打光弹药。</p>

面对攻势,象征性的打一打后,果断的丢弃阵地,以阵地换取喘息的空间。</p>

再加上确实打不过,碰不动张岚清的部队。</p>

经过多轮调教跟训练,豫东部队的战斗力可以正式说算入二流行列了。</p>

就算面对鬼子正儿八经的步兵联队、步兵旅团,一点也不虚。</p>

从重火力到机枪火力,再到单兵的射击跟刺杀水平,绝对不差。</p>

战火波及多个县,席卷几十个据点,来了一波大清洗。</p>

孙良城的势力迅速收缩,好不容易扩张起来的气球,立马缩水三分之一。</p>

北部的曹县、单县、砀山县,均被双方兵力波及。</p>

逼近淮北地区的战线更显激烈,士兵冲杀,压着守军猛揍。</p>

看不过去的山下平大佐,调动骑兵大队帮忙,才缓解了压力。</p>

短短三个多月,张岚清的部队又变强了?</p>

山下平带着骑兵队,与王国兴碰了碰。</p>

都说师傅教徒弟留一手,当初鬼子军官指导了不少骑术技巧,这次碰面后,两股骑兵正面对抗。</p>

相互厮杀一番,各自损失二三百人。</p>

小鬼子扛不住了,率先退却,避开攻势。</p>

山下平大佐兵力不足,拢共六百多人,一下子损失三分之一的兵力,心疼坏了。</p>

反观王国兴越杀越勇,浑身沾着血,挥舞着马刀,连续砍翻小鬼子。</p>

在他的带头下,骑兵团个个打了鸡血一般,愣是追着鬼子骑兵大队七八里地,方才放对方离开。</p>

打的山下平胆战心惊的,真怕自己死在这里。</p>

淮北地区打花了,张岚清的各连各营,压着伪军乱揍。</p>

以击溃敌军为目的,缴获物资,绝不留恋地盘。</p>

一窝蜂的冲上来,如同洪水席卷。</p>

张岚峰、孙良城两人率先撤退,将指挥部后移,直到听不到枪声为止。</p>

来不及休息,孙良城就大声质问:“你不是说张岚清就是个废物吗?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p>

便宜堂兄也皱着眉头,没想明白。一伙伪军,怎么变化这么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