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曹大冲有反正的意图(1 / 2)

佐久间其实在可与不可之间徘徊。</p>

于情于理上各有抉择。</p>

张岚清杀了宪兵队、守桥部队、特务会馆驻军,这是赤裸裸的敌人。</p>

不杀了他,怎么慰藉死去的畜生们?</p>

可从一个指挥官理智的角度而言,重新招降是符合鬼子战略的。</p>

说到战略,就不得不提及目前的对峙情况。</p>

双方战线僵持已久,持久战的方针已深入人心。抗战的军民在游击区反复出击,极大的消耗了鬼子的战略物资。</p>

国内情况并不乐观,以它的体量,不足以吞下泱泱大国。</p>

属实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行为。</p>

不得不考虑,向东南亚等小国发挥发挥。</p>

从外部的局势而言,老美对其进行了贸易制裁,且在最近的6月份,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贸易封锁。</p>

并不是白头鹰好心,他担心小鬼子摄取到更多的利益,对其产生威胁。</p>

整体局势上,开始出现了向下的颓势。</p>

局部的胜利,譬如中条山之战的大胜,不足以逆转大局颓势。</p>

相较于进攻黄泛区、第一战区,日寇的主要精力是想打通南部,拿下长沙这座重要城市。</p>

按照战略方向,佐久间是认可张岚峰的方案,重新招降张岚清。</p>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佐久间将情况上报,等陆军高层决断。</p>

六月初,</p>

中条山的战事告一段落,抽调的日寇可以提起更大的精力,对占领区内进行大规模的治安扫荡。</p>

解决身上的痛疮,消灭擅长游击的共产军。</p>

冈村大将的思路很明确,知道首要敌人在华北各个根据地。</p>

对于封城的事情,给了理智的判断与批复,可尝试重新收编张岚清,给予足够的好处,稳住他。</p>

区区一伙伪军,翻不出天去。</p>

但共产军不除,整个华北各县都不得安宁。</p>

秋季、冬季要抽调兵力进行大规模的治安扫荡行动,若是继续往豫中地区增兵,不符合他制定的策略计划。</p>

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p>

双方真刀实枪的打了一轮后,竟然又走到了收编招降的路子上来,呵呵,真够有意思的。</p>

佐久间翻译官许凯、张岚峰的下属军长曹大冲,带了三名士兵,一同骑马前往兰封县城。</p>

本应该再带上笠原中佐,</p>

可又担心张岚清翻脸不认人,把中佐给扣下,凭白送一条命。</p>

先让翻译去趟趟水。</p>

一行人直奔张岚清的指挥部,曹大冲也是西北军出身,曾是陕北的汉子,人高马大,突出一股义薄云天的气势。</p>

尤其是满脸胡子,让人跟古代的大刀虹髯客联系到一起。</p>

但这位同样不简单,算是张岚峰手下的二把手。</p>

保定军官学校出身,参加过北伐,后转入鬼子陆军士官学校,成绩优异。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出头,已经坐上了伪军军长的位置。</p>

当然了,伪军的官职比较虚,说是军长,手下号称三个师。</p>

其实相当于师长,手上只有七八千人。</p>

他代表着张岚峰,过来劝解封城守军,收编这股兵力。</p>

进入会客厅,</p>

曹大冲一眼看到了张岚清坐在首位,这个年轻的家伙,不声不响拉起上万人马。</p>

难道老张家的人真有这个天赋?</p>

他跟张岚峰一起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自认为学的更优秀,表现更优异。但实际的发展却被始终压了一头。</p>

被张岚峰压一头也就算了,有鬼子扶持,也算是同辈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