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一个皂吏模样的人热情地问:“你们新来的吧?那边有粥棚,那边有热水,你们也可以在江田县落户,落户就按照人口分田地,可别错过了。”</p>
走了这么长的路,李桃儿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皂吏,之前碰到的哪个不是对流民非打即骂的。</p>
村长站起来问:“这位官爷,不知一人能分到多少田地。”</p>
皂吏笑着说:“十五岁以上男子每人四亩旱田或两亩水田,十八岁以上女子每人两亩旱田或一亩水田,若开荒,开多少都归你,开荒的田地三年不收赋税。”</p>
顿时,队伍有人心动了,至于之前和光说的最好不要在江田县落户的话,他们早就抛在脑后了。</p>
皂吏看有人意动了,继续说:“因为错了夏粮,官府对落户的流民还有粮食贴补。”</p>
村长看了一眼意动的人说:“谢过这位官爷告知,我们商量一下。”</p>
皂吏眼中眼中闪过一丝志在必得,说:“应该的,路途辛苦,你们可以先去领粥和热水。”</p>
说完,走向下一波到的流民。</p>
江田县城外新来的流民不多,所以李家洼的队伍格外显眼,有不少人暗暗观察他们。</p>
有人问村长:“村长,我们能不能去领粥?”</p>
村长看了眼期盼的人们,点头:“去吧。”</p>
话落,拿碗的拿碗,拿盆的拿盆,每家都有人奔着粥棚去。</p>
李桃儿这边赵金花带着木香姐妹俩、大牛兄弟俩去了。</p>
队伍里没人阻止赵金花,这一阵子赵金花不知道给他们说了多少遍:“随大流不扎眼,保平安。”</p>
村长来到李桃儿这边问:“道长,你看这里?”</p>
和光说:“贫道只能告诉你们这里不宜落户,至于原因,你们应该能想到。”</p>
李季江说:“村长,我猜测,他们给田,是为了征兵。”</p>
谷雨问:“那路上抓的人呢?”</p>
李季江说:“县里总有一些人不想去的,应该是拿那些人顶替这些不想去的人。”</p>
和光没说李季江的猜测对不对,说:“当今陛下主张休养生息,虽然征兵,但有军户,对一般农户也是一个村子出几人,家里出兵丁的,减免赋税。”</p>
李桃儿诧异地看向和光,他对朝廷的事这般清楚,不会是朝廷的人吧,比如密探一类的。</p>
和光看到李桃儿的眼神,说:“小郎,不用惊讶,老道自有消息来源,没人让老道算命,总得有个别的吃饭的本事吧。”</p>
“道长是不是朝廷的密探,看谁违法乱纪,就收拾谁?”</p>
“哈哈,小郎还真敢想,不过老道可不是密探 。”</p>
说着,赵金花他们回来了,李桃儿看了一眼,粥是糙米粥,碗下面有一层薄薄的糙米粒。</p>
钱娇娘说:“这个只能当个稀的,光吃这个骗不饱肚子。”</p>
赵金花说:“白得的,不嫌弃。”</p>
李家洼的其他人也陆续回来了,他们不光领了粥,也问了落户的情况,意动的人小声和家里商量着。</p>
吴小草说:“这里真的不错,咱们就在这里吧。”</p>
李金生说:“娘,可是村长——”</p>
李才说:“村长,哼,光顾着别人,对咱家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我看你娘说得对,咱们不走了。”</p>
生怕被别人听见,他声音压得极低。</p>